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江苏 » 正文

全球报道:从"规矩"变"习惯" 宿迁文明交通模式值得借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6-22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在宿迁,无论行人还是开车人,不守规矩的才是“异类” 礼让斑马线,文明我点赞随着宿迁文明交通治理成效显著声名远扬,全国各地

在宿迁,无论行人还是开车人,不守规矩的才是“异类”

礼让斑马线,文明我点赞

随着宿迁文明交通治理成效显著声名远扬,全国各地来“取经”的团队络绎不绝。作为江苏乃至全国城市文明交通治理的“样板”,不少人也提出疑问:宿迁的交通文明状态能保持多久?采访中,现代快报记者发现,宿迁文明交通的建设离不开宿迁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支持。为了推动文明交通建设常态化,宿迁市公安局等部门联合出台系列举措,确保市民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习惯不走样、可持续。那么,这座城市的成功经验是否具有可推广性和可借鉴性呢?相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宿迁作为文明交通城市的标杆,值得所有城市借鉴和学习。

遵规守矩先要“硬”

刚性执法,处罚数量占全省近一半

事实上,几乎所有城市都在治理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但很多市民也都有这样的感受,那就是整治期间好一些,过段时间又会故态萌发,甚至很多人对20元或50元的罚款不以为然。更何况,不少人在面对查处时抵抗情绪很大,给交警查处也带来不小的困难。那么,从2013年开始创建文明城市起,短短5年间宿迁到底是怎么成为文明交通治理“样板”的?

宿迁市长王天琦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市委市政府把治理行人闯红灯作为打造宿迁规矩的突破口,坚持首违必罚、上限处罚,强制入轨让交通法规“硬起来”,把宿迁规矩“立”起来。治理之初,第一批处罚对象就是机关大院驾驶人和领导干部,告诉大家规则面前没有例外。“当一个官员没有通行特权的时候,老百姓才会遵守红绿灯的规则。遵规守矩的集体意识,任何一个人不能例外,这才有可能树立起有理有序的社会文明。”

王天琦表示,以往执法进行不下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宿迁城市不大,大家好像都很熟悉,违规执法可能你罚20元,他罚5元,处罚标准不一,这让老百姓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对此,整治期间实行刚性执法,暂停执法人员的自由裁量权,对所有违规人员一律顶格处罚。2013年以来,公安交警部门累计查处行人、非机动车违法88.6万起,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21万起,占全省总数的近一半。

让交通法规“硬”起来,把宿迁规矩“立”起来,让违法者经济上“心疼”、面子上“难堪”。“这些乍看好像不近人情的措施,坚持下来后成效显著。”宿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政委侍巍说,今后宿迁还将把这些规矩坚持下去。

严管的同时,宿迁率先在全省建立文明交通信用体系,公安、交通、人社、保监、银行等10个部门联合建立惩戒机制,将公民交通违法行为与个人信贷、就业等相关联,先后有12名驾驶人被企业解聘、10人被限制贷款、280人被上浮保费。同时,对文明交通失信的公职人员,一律抄告所在单位、一律公开曝光、一律取消年度评优资格。

形成文明还要“软”

多渠道宣传,向“涵养文明”层面迈进

为了严防阶段性反弹,实现文明交通由市民遵守法律向日常习惯自觉转变,由个人修为向大众礼仪转变,宿迁市公安局联合相关职能部门,推出文明交通建设提档升级行动。通过“润物细无声”的宣传,实现从“宿迁规矩”变为“ 宿迁习惯”,从“宿迁习惯”上升为“宿迁文明”的城市文明建设目标。如今,宿迁的文明交通已向“涵养文明”层面迈进。

采访中,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宿迁交警还借助新媒体加大文明交通的宣传力度,不定期编写交通安全“微警示”,推送至微信群,再通过分享、转发,形成“裂变”效应,扩大覆盖面。2016年,“宿迁交警”微信公众号编发信息143篇,总浏览量达179万次,蝉联宿迁重点政务微信影响力年度指数榜第一名。此外,积极开展文明交通志愿者服务。目前,每天有2000余名热心市民、大学生成为文明交通志愿者,在市区80个路口常态化开展文明交通服务。

2016年起,宿迁交警提出“礼让斑马线,文明我点赞”的“人车互动”创意,提倡行人在被礼让时竖起大拇指向司机表示感谢,让文明的正能量相互感染传递。此外,宿迁交警还制作了招贴画、动漫短片等宣传作品,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广泛传播,并开展“寻找最美笑脸最赞手势” 等主题活动。此外,还邀请宿迁籍名人、京东商城总裁刘强东拍摄“文明交通你我同行”公益宣传片,在全市繁华路段商场LED屏、公交车上播放,发挥名人示范效应。这些措施赢得广大市民的认同,“车让车、车让人、人点赞”的文明氛围很快形成。

在文明交通建设的带动下,文明逐渐向宿迁城市管理的其他领域延伸。店外经营、违规遛犬等不文明行为得到治理,广场舞噪音得到控制。

2015年6月,被认为是从“小细节”中文明涵养“一座城”的《宿迁文明20条》,一经公布即引发热议。“吃饭不吧唧嘴”“公共场合不抠鼻子”“不过分劝酒”……这些充满“草根”特色的倡议,说的是百姓身边的“小节”,透射的却是城市文明的“大事”。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文明20条”标语在这座城市随处可见,商店服务员能说出10多条,连小学生也很熟悉。

专家说法

宿迁是文明交通城市的标杆

“我们这儿没有‘中国式过马路’!谁闯红灯,开车在斑马线上抢行,那他就是跟自己过不去,丢人现眼。”受访的众多宿迁市民不无自豪地告诉记者。在宿迁,无论行人还是开车人,不守规矩的才是“异类”。宿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支队长窦道奇自信地表示,宿迁人对文明交通的认识,已经从开始的阵痛,到逐渐适应;从慢慢守规矩,到如今的自觉行为。这种潜移默化形成的良性变化,是难以逆转的。”

“宿迁在文明交通管理方面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步,通过精细化、专业化、智能化、温情化的管理手段,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顺应市民不断提高的各种需求,从而将包括文明交通在内的文明建设成果不断巩固,实现可持续。”宿迁市长王天琦说。

对于宿迁文明交通建设的成果,也有人发出不同的声音,认为宿迁城市小、车辆少,好管理,对其他城市不具有可借鉴的地方。对此,中国农业大学发展学院院长、社会学家叶敬忠认为,宿迁这种文明交通管理模式,任何城市都是可以借鉴的。“宿迁是一个三线城市,交通管理涉及大量农村人口,这种情况下都可以做好,其他大城市更应该学学,尤其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关爱的风貌。这就是现代文明城市需要放低身段向其他城市学习的地方。”

同济大学教授、公安部畅通工程专家组副组长杨晓光曾多次到宿迁体验,他认为,交通文明的城市才是真正的文明城市,交通文明做不到的话,其他方面再文明也与城市文明不相符。宿迁模式,给全国其他地方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据悉,江苏省将于近期在宿迁召开城市交通管理工作现场会,推广宿迁的经验。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