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上海 » 正文

全球报道:出境游学变成海外名校“草坪游” 只怪家长“人傻钱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8-01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家长自然可以“有钱任性”,但监管者应当尽量保证消费者不花“冤枉钱”。动辄几万元起步的出境游学,眼下正成为旅游、教育等多行

家长自然可以“有钱任性”,但监管者应当尽量保证消费者不花“冤枉钱”。

动辄几万元起步的出境游学,眼下正成为旅游、教育等多行业协同发展的“蓝海”。根据一项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游学行业市场规模约300亿元,并且未来5年还将保持平均30%到50%的增度。而在今年暑假,“美国常青藤名校游学营”“英国顶尖贵族公学暑期拓展”……各类噱头十足的游学项目层出不穷,争相从家长的钱包里“吸金”。

游学热在某种程度上也应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前往境外感受文化差异、风土人情,到顶尖高校接受学术熏陶,对孩子的成长的确存在帮助。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呈现井喷式发展的出境游学市场,却出现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现象。据报道,许多所谓“走进名校”,其实就是到学校走一走、在校园草坪上坐一坐的“到此一游”;“体验异国文化”,也变成吃在中餐馆、住在华人旅馆、学在华人社区的“补习班”;更有部分不法商家,本身不具备相应资质,仅在既有出境旅游、购物项目前加上“游学”二字,就把几千元的普通行程包装成“高大上”的游学产品,价格也翻了几番。

这些所谓的游学产品,让游学变成“游而不学”,也让家长花费高价时所寄予的期望彻底落空。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家长很难对名目繁多的游学项目进行甄别;周边舆论环境的影响,也容易让家长陷入焦虑——现在要是没让孩子出国走一趟,就成了“非主流”。有媒体披露,某小学五年级学生坦承,班上90%的同学都去过不少国家游学,自己暑假没去,开学后不但在同学面前没有谈资,还被同学瞧不起。

这种跟风心理,又进一步增强了商家从家长身上“捞钱”的动力。“家长的钱最好赚”如今已成为许多商家的“基本共识”。尽管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买卖双方“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舆论的反思也多把“板子”打在家长的不淡定和盲目跟风上,希望引导家长换一种角度看问题,能意识到“即便别人家孩子都有,我家孩子也不一定需要”。但这样的呼吁并不能起到足够作用。该焦虑还是会继续焦虑,该跟风还是会继续跟风,这时候,难道只能听之任之?

如今游学市场呈现的乱象,显然已超出了“愿打愿挨”的正常范畴,监管部门不能再置之不理。家长自然可以“有钱任性”,但监管者应当尽量保证消费者不花“冤枉钱”。这对市场监管提出更高要求,除了考验监管部门的责任意识和反应灵敏度,更直接考验着协同监管和全流程监管的水平。

游学市场是一个典型的“跨界”领域,事涉多头。这意味着,以前需要单一部门处理的事务,现在需要跨部门协调才能解决;以前只有事后监管的事务,现在需要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就以出境游学为例,各类机构不断冒出,其中既有旅游类机构,也有教育类机构,还有两者相融合的新兴机构。对这些机构,至今还没有相应的行业准则、准入门槛,也不存在统一的资质认证和审查标准。监管主体主要还是工商行政及旅游监管部门,教育部门几乎并未参与,也是出境游学变成“游而不学”“游大于学”的主要原因。

在此过程中,如果职能部门能够尽快跟进,制定相应的规范性文件和服务标准,厘清各监管部门的责任和职能范围,打破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墙”,让跨部门联合执法成为常态。通过监管上的主动为之,挤干出境游学市场中的“水分”,市场方能回归有序理性——其实,家长也不是傻子。杜绝了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商家“浑水摸鱼”,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把钱乖乖地往外送。

对于其他类似的市场乱象,亦是如此。我们大可批评消费者作为市场主体的非理性,但在关乎公共议题的讨论中,一个公正透明的游戏规则和有效监管,更应优先被追问。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