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云南 » 正文

全球报道:传承非遗献绝活 他们让云南非遗文化走进现代生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0-22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白族扎染游客学习扎花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重要的文化资源。云南民族众多,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云
 
白族扎染 
游客学习扎花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重要的文化资源。云南民族众多,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云南省委、省政府不断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并将其列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全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目前,云南省共有各级政府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8590项,其中国家级105项、省级285项。此外,云南省先后认定各级非遗传承人3908人,其中国家级69人、省级1016人、州市级970人、县级1853人。云南省级财政每年对国家级传承人补助2万元、对省级传承人补助5000元,鼓励其带徒授艺,开展传承活动,部分州市也对本级传承人给予一定补助。

一大批民族文化由此被保护下来,促进了民族融合。而民族文化传承人也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吸引更多的人了解、体验民族传统文化,让云南民族传统文化在新时代里,走向更加宽广的天地。

白族扎染

●传承人:段树坤段银开

创建白族扎染博物馆

每年20万人次来学习

蓝天白云的色彩,写就了大理扎染的颜色。天晴的日子,在大理周城“璞真扎染博物馆”,可以看到双重的“蓝天白云”。一重是真实的天空,一重是铺向天际的扎染布。

传承 “白族扎染技艺”

段银开、段树坤这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族扎染技艺”传承人,就是璞真扎染博物馆的创建者。

在白族聚居的周城村,扎染是人们世代传承的生活必需品。村里的女孩子从小学习扎花技艺,出嫁前都要自己准备扎染的枕巾、帐檐、桌布、窗帘。小孩子一出生,就拥有一块“八卦”图案的扎染披巾。老人的寿衣扎染布制作……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与扎染息息相关。

500年前,周城段氏创建了“璞真染坊”。段树坤作为染坊传承人的后代,从小就耳濡目染,不知不觉掌握了扎染技艺。刚成家那两年,段树坤在扎染厂上班,妻子段银开在家扎花。为了讨生活,段树坤从扎染厂辞职,恢复重建家庭作坊“璞真染坊”。

段树坤刚恢复重建家庭作坊,正赶上大理市被列为全国首批对外开放的历史文化名城,开始对外开放,渐渐成为游人向往和青睐的旅游热点城市。段树坤的家庭作坊,虽然只做一些传统色彩、传统花形的桌布、台布、服饰,仍然吸引了众多的游客不远千里地找上门来。其中有一些文艺青年、背包客,喜欢扎染,没钱买成品,段树坤夫妻俩手把手教他们制作扎染,而他们把新颖的设计理念灌输给段树坤夫妻。古老传承的扎染技艺和现代的设计理念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碰撞,一批批改良创新的时尚扎染产品诞生了:打破了传统的蓝白两色,出现了多层次染色; 也出现了接近尼泊尔、泰国、印度风格的时尚围巾、服饰。

创建扎染博物馆

2003年~2005年间,璞真染坊出产的扎染制品,曾一度风靡北京、上海、广州、丽江等地,批发商天天守在家里提货,供不应求。当时从璞真染坊批发的20多元一条的扎染围巾,到了丽江就能卖到200多元。2005年~2006年间,周城村全村家庭染坊大量仿制璞真染坊作品,家家户户年收入三五十万元,整个扎染行业上了一个大平台,实现了市场的创新、突破。

随着全村家庭作坊的复兴,村集体企业“周城民族扎染厂”关门了。就在这个过程中,扎染世家出生的非遗传承人段树坤发现了一个问题:村里的年轻人都已经不再扎花,仅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参与扎花工作。段树坤产生了创建一所扎染博物馆,让扎染技艺延续的念头。

2008年,段树坤收购了“周城民族扎染厂”老厂房,将老厂房完善成为两个“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白族民居院落。并在民间大量收集扎染藏品,开始了扎染博物馆的筹备、创建。2015年底,“大理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馆”开始试运行,将参观馆藏展品与扎染技艺的生产性示范相结合,推向旅游市场。

年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

“大理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馆”藏品包括扎染工具、扎染成品两大类。其中图样1900多种,塑料模板近3000张,色卡五六百张,服饰、头巾、床单、桌布、被里(蓝染)、被面(扎花)700多件,最古老的服饰、被面已有近百年历史。通过活态展示扎染历史和工艺流程,在博物馆传承扎染技艺,吸引了众多游客体验、参观。游客来到博物馆参观体验,每人需支付40元的体验旅游费用。博物馆聘请了很多50多岁~70多岁的白族老阿妈,每天在扎染作坊里扎花。观展之余,游客在老阿妈的带领下,学习扎花技艺。然后将扎好的作品交给负责染色的技术人员,亲眼看着自己的作品染色,最后将成品作为旅游纪念品带走。

“博物馆建起来后,年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让更多的人了解扎染,对民族文化传播起到了很大作用。”段树坤说,大理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馆曾举办了多期扎染技艺培训班,将馆藏的图谱挖掘成实物。通过举办培训班,让传承人与老年扎花艺人相互学习,将原始的精湛技艺和遗失的针法重新挖掘出来。在原来的基础上他们已恢复、创作了20多种扎法、10多种针法。作为全国第一个扎染博物馆,大理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馆已成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美院等10多所大学的实训基地。“上到研究生,下到幼儿园,天天有人来这里听故事、学扎染,再把扎染技艺带走、传播。”博物馆成立后,段树坤夫妻俩又开发了很多扎染文创产品,真丝围巾(披肩)、小工艺品、现代家居用品、床上用品、窗帘等,深受游客喜爱,让非遗产品走进了现代生活。

邓朝亮

瑶族度戒

●传承人:邓朝亮

传唱瑶族的历史

唱出遵守的规矩

河口瑶族自治县桥头乡是一个以苗、壮、瑶、汉等民族聚居的民族乡,在115个自然村中,就有33个村寨坐落在边境线上。长期以来,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就靠许多散居在各村寨中的长者,代代传递。

78岁的邓朝亮就是这样一位长者,24岁时喜欢唱歌、跳舞,之后逐渐成为人们结婚时的媒人、瑶族度戒时的度戒人。上述的这些活动要用到自己的“经书”。

这些“经书”其实就是记载着瑶族婚丧嫁娶以及成年度戒时等的程序、仪式和仪式上需要传承的东西。这些“经书”都是汉字毛笔手抄本,在各种仪式上,要照着这些汉字手抄“经”,用瑶语唱出来。而邓朝亮的这些“经书”,是在他年轻时用毛笔抄写的,已经保存了30多年了。

邓朝亮向记者介绍了瑶族度戒,这是瑶族人成年时必须要举行的一场极为重要的仪式,程序比较复杂。度戒仪式上,要唱出什么事情不能做,哪些事情应该做。如,偷盗、抢劫、骗人等都是不允许的,而踏踏实实做事,规规矩矩做人是必须要遵守的。就是在这样许许多多的场合,通过这些唱出瑶族的历史、瑶族人应该遵守的规矩。

让邓朝亮欣慰的是,这些年,虽然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很多,但过年回家的时候,家里每天晚上都会来很多人,听他讲这些“经书”,向他请教瑶族的这些传承。2005年他被县政府授予县非物质遗产(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祭祀民俗传承人,2007年又被县政府授予非遗(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优秀民俗传承人。2009年,被红河州文化局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还被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命名为“民族民间音乐艺人”。他说,现在自己有了100多个徒弟,除了本地的,还有外地的。

东巴画 
东巴文

东巴文化

●传承人:和闰元

轻松幽默传播

纳西传统文化

相比其他地方,丽江古城的忙碌来得要晚些。八九点钟的丽江古城仍然清静,石板路刚被晨光照亮,纳西象形文字绘画体验馆馆长和闰元每天都会踏着晨光,穿过巷子,来到体验馆,等待这一天古城喧嚣的来临。

有人说,纳西象形文字绘画体验馆是古城里最“古老”的店铺,300平米大小的两层纳西院落,摆满了鲜有人看得懂的纳西族东巴文、东巴画、东巴经书及纳西刺绣作品。自开馆之日,和闰元日复一日地守着这间较周边商铺相对冷清的院子,为游客讲解着东巴文化。纳西族东巴画的创作是他最为满意的技艺。纳西族东巴画,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许多画面亦字亦画,保留了浓郁的象形文字书写特征,因其封存了最初的艺术样式,称得上是研究人类原始绘画艺术的“活化石”。和闰元介绍,根据不同的艺术形式,东巴画可分为文字画、木版画、纸牌画、卷轴画和神路图。从内容上看,东巴画以宗教祭祀活动为主,还有就是本民族的一些神话传说、民族图腾,一般还会用东巴文来进行装饰和辅助说明。从风格上讲,东巴画一直保留了古老的笔法和画风,以线条表现为主。随着研习纳西东巴画的深入,和闰元总能将每幅画讲出不一样的故事,将纳西传统文化以轻松幽默的方式进行传播。

陶美元 
苗绣精品
悉心教授年轻人

苗族服饰

●传承人:陶美元

带着村里人学刺绣

针线描绘苗家变迁

近日,家住保山市昌宁县耈街彝族苗族乡打平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服饰国家级代表传承人陶美元,潜心绣制一幅写着“国家好 民族好 共产党好”的苗绣精品。

陶美元今年61岁,是保山市昌宁县唯一一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这几天,我一直忙着用苗族传统技艺制作一幅图文并茂的刺绣。在上面我绣了几个字——国家好 民族好 共产党好。以后我们少数民族的生活会越来越好。”陶美元一边忙着刺绣一边向记者介绍说。除了纺线、织布、刺绣、制衣,素有“苗山百灵鸟”之称的陶美元还擅长演唱苗族小调和山歌。几十年来,由她传唱的民间小调集成的昌宁苗族古歌,已经成为研究昌宁乃至滇西地区苗族文化的重要依据,不但被各民族群众广为传唱,而且还走上了央视荧屏。在每天的劳作之余,热心的陶美元还带着村里的年轻人学习刺绣和唱歌。

“苗绣是我们苗族的传统文化,作为国家级传承人,我有责任和义务传承好这个文化,而在传承过程中必须要体现时代的气息。”陶美元介绍说。从事民间文化传承保护30多年,陶美元参与了数百次县市级文化活动,培养了100多名民间艺人,也亲身经历并见证了30多年来昌宁苗族地区的发展变化。

30多年来,除了忙于生计,陶美元长期坚持苗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先后获得“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服饰国家级代表传承人”“云南省劳动模范”“云南省百名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突出人才”“云南省百名拔尖农村乡土人才”等荣誉。

白族扎染 
游客学习扎花 

记者 秦蒙琳 任锐刚 崔敏 木晓雯 通讯员 杨军 李德坤 摄影报道

云南网讯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重要的文化资源。云南民族众多,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云南省委、省政府不断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并将其列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全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目前,云南省共有各级政府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8590项,其中国家级105项、省级285项。此外,云南省先后认定各级非遗传承人3908人,其中国家级69人、省级1016人、州市级970人、县级1853人。云南省级财政每年对国家级传承人补助2万元、对省级传承人补助5000元,鼓励其带徒授艺,开展传承活动,部分州市也对本级传承人给予一定补助。

一大批民族文化由此被保护下来,促进了民族融合。而民族文化传承人也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吸引更多的人了解、体验民族传统文化,让云南民族传统文化在新时代里,走向更加宽广的天地。

白族扎染

●传承人:段树坤段银开

创建白族扎染博物馆

每年20万人次来学习

蓝天白云的色彩,写就了大理扎染的颜色。天晴的日子,在大理周城“璞真扎染博物馆”,可以看到双重的“蓝天白云”。一重是真实的天空,一重是铺向天际的扎染布。

传承 “白族扎染技艺”

段银开、段树坤这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族扎染技艺”传承人,就是璞真扎染博物馆的创建者。

在白族聚居的周城村,扎染是人们世代传承的生活必需品。村里的女孩子从小学习扎花技艺,出嫁前都要自己准备扎染的枕巾、帐檐、桌布、窗帘。小孩子一出生,就拥有一块“八卦”图案的扎染披巾。老人的寿衣扎染布制作……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与扎染息息相关。

500年前,周城段氏创建了“璞真染坊”。段树坤作为染坊传承人的后代,从小就耳濡目染,不知不觉掌握了扎染技艺。刚成家那两年,段树坤在扎染厂上班,妻子段银开在家扎花。为了讨生活,段树坤从扎染厂辞职,恢复重建家庭作坊“璞真染坊”。

段树坤刚恢复重建家庭作坊,正赶上大理市被列为全国首批对外开放的历史文化名城,开始对外开放,渐渐成为游人向往和青睐的旅游热点城市。段树坤的家庭作坊,虽然只做一些传统色彩、传统花形的桌布、台布、服饰,仍然吸引了众多的游客不远千里地找上门来。其中有一些文艺青年、背包客,喜欢扎染,没钱买成品,段树坤夫妻俩手把手教他们制作扎染,而他们把新颖的设计理念灌输给段树坤夫妻。古老传承的扎染技艺和现代的设计理念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碰撞,一批批改良创新的时尚扎染产品诞生了:打破了传统的蓝白两色,出现了多层次染色; 也出现了接近尼泊尔、泰国、印度风格的时尚围巾、服饰。

创建扎染博物馆

2003年~2005年间,璞真染坊出产的扎染制品,曾一度风靡北京、上海、广州、丽江等地,批发商天天守在家里提货,供不应求。当时从璞真染坊批发的20多元一条的扎染围巾,到了丽江就能卖到200多元。2005年~2006年间,周城村全村家庭染坊大量仿制璞真染坊作品,家家户户年收入三五十万元,整个扎染行业上了一个大平台,实现了市场的创新、突破。

随着全村家庭作坊的复兴,村集体企业“周城民族扎染厂”关门了。就在这个过程中,扎染世家出生的非遗传承人段树坤发现了一个问题:村里的年轻人都已经不再扎花,仅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参与扎花工作。段树坤产生了创建一所扎染博物馆,让扎染技艺延续的念头。

2008年,段树坤收购了“周城民族扎染厂”老厂房,将老厂房完善成为两个“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白族民居院落。并在民间大量收集扎染藏品,开始了扎染博物馆的筹备、创建。2015年底,“大理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馆”开始试运行,将参观馆藏展品与扎染技艺的生产性示范相结合,推向旅游市场。

年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

“大理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馆”藏品包括扎染工具、扎染成品两大类。其中图样1900多种,塑料模板近3000张,色卡五六百张,服饰、头巾、床单、桌布、被里(蓝染)、被面(扎花)700多件,最古老的服饰、被面已有近百年历史。通过活态展示扎染历史和工艺流程,在博物馆传承扎染技艺,吸引了众多游客体验、参观。游客来到博物馆参观体验,每人需支付40元的体验旅游费用。博物馆聘请了很多50多岁~70多岁的白族老阿妈,每天在扎染作坊里扎花。观展之余,游客在老阿妈的带领下,学习扎花技艺。然后将扎好的作品交给负责染色的技术人员,亲眼看着自己的作品染色,最后将成品作为旅游纪念品带走。

“博物馆建起来后,年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让更多的人了解扎染,对民族文化传播起到了很大作用。”段树坤说,大理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馆曾举办了多期扎染技艺培训班,将馆藏的图谱挖掘成实物。通过举办培训班,让传承人与老年扎花艺人相互学习,将原始的精湛技艺和遗失的针法重新挖掘出来。在原来的基础上他们已恢复、创作了20多种扎法、10多种针法。作为全国第一个扎染博物馆,大理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馆已成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美院等10多所大学的实训基地。“上到研究生,下到幼儿园,天天有人来这里听故事、学扎染,再把扎染技艺带走、传播。”博物馆成立后,段树坤夫妻俩又开发了很多扎染文创产品,真丝围巾(披肩)、小工艺品、现代家居用品、床上用品、窗帘等,深受游客喜爱,让非遗产品走进了现代生活。

邓朝亮

瑶族度戒

●传承人:邓朝亮

传唱瑶族的历史

唱出遵守的规矩

河口瑶族自治县桥头乡是一个以苗、壮、瑶、汉等民族聚居的民族乡,在115个自然村中,就有33个村寨坐落在边境线上。长期以来,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就靠许多散居在各村寨中的长者,代代传递。

78岁的邓朝亮就是这样一位长者,24岁时喜欢唱歌、跳舞,之后逐渐成为人们结婚时的媒人、瑶族度戒时的度戒人。上述的这些活动要用到自己的“经书”。

这些“经书”其实就是记载着瑶族婚丧嫁娶以及成年度戒时等的程序、仪式和仪式上需要传承的东西。这些“经书”都是汉字毛笔手抄本,在各种仪式上,要照着这些汉字手抄“经”,用瑶语唱出来。而邓朝亮的这些“经书”,是在他年轻时用毛笔抄写的,已经保存了30多年了。

邓朝亮向记者介绍了瑶族度戒,这是瑶族人成年时必须要举行的一场极为重要的仪式,程序比较复杂。度戒仪式上,要唱出什么事情不能做,哪些事情应该做。如,偷盗、抢劫、骗人等都是不允许的,而踏踏实实做事,规规矩矩做人是必须要遵守的。就是在这样许许多多的场合,通过这些唱出瑶族的历史、瑶族人应该遵守的规矩。

让邓朝亮欣慰的是,这些年,虽然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很多,但过年回家的时候,家里每天晚上都会来很多人,听他讲这些“经书”,向他请教瑶族的这些传承。2005年他被县政府授予县非物质遗产(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祭祀民俗传承人,2007年又被县政府授予非遗(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优秀民俗传承人。2009年,被红河州文化局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还被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命名为“民族民间音乐艺人”。他说,现在自己有了100多个徒弟,除了本地的,还有外地的。

东巴画 
东巴文

东巴文化

●传承人:和闰元

轻松幽默传播

纳西传统文化

相比其他地方,丽江古城的忙碌来得要晚些。八九点钟的丽江古城仍然清静,石板路刚被晨光照亮,纳西象形文字绘画体验馆馆长和闰元每天都会踏着晨光,穿过巷子,来到体验馆,等待这一天古城喧嚣的来临。

有人说,纳西象形文字绘画体验馆是古城里最“古老”的店铺,300平米大小的两层纳西院落,摆满了鲜有人看得懂的纳西族东巴文、东巴画、东巴经书及纳西刺绣作品。自开馆之日,和闰元日复一日地守着这间较周边商铺相对冷清的院子,为游客讲解着东巴文化。纳西族东巴画的创作是他最为满意的技艺。纳西族东巴画,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许多画面亦字亦画,保留了浓郁的象形文字书写特征,因其封存了最初的艺术样式,称得上是研究人类原始绘画艺术的“活化石”。和闰元介绍,根据不同的艺术形式,东巴画可分为文字画、木版画、纸牌画、卷轴画和神路图。从内容上看,东巴画以宗教祭祀活动为主,还有就是本民族的一些神话传说、民族图腾,一般还会用东巴文来进行装饰和辅助说明。从风格上讲,东巴画一直保留了古老的笔法和画风,以线条表现为主。随着研习纳西东巴画的深入,和闰元总能将每幅画讲出不一样的故事,将纳西传统文化以轻松幽默的方式进行传播。

陶美元 
苗绣精品
悉心教授年轻人

苗族服饰

●传承人:陶美元

带着村里人学刺绣

针线描绘苗家变迁

近日,家住保山市昌宁县耈街彝族苗族乡打平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服饰国家级代表传承人陶美元,潜心绣制一幅写着“国家好 民族好 共产党好”的苗绣精品。

陶美元今年61岁,是保山市昌宁县唯一一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这几天,我一直忙着用苗族传统技艺制作一幅图文并茂的刺绣。在上面我绣了几个字——国家好 民族好 共产党好。以后我们少数民族的生活会越来越好。”陶美元一边忙着刺绣一边向记者介绍说。除了纺线、织布、刺绣、制衣,素有“苗山百灵鸟”之称的陶美元还擅长演唱苗族小调和山歌。几十年来,由她传唱的民间小调集成的昌宁苗族古歌,已经成为研究昌宁乃至滇西地区苗族文化的重要依据,不但被各民族群众广为传唱,而且还走上了央视荧屏。在每天的劳作之余,热心的陶美元还带着村里的年轻人学习刺绣和唱歌。

“苗绣是我们苗族的传统文化,作为国家级传承人,我有责任和义务传承好这个文化,而在传承过程中必须要体现时代的气息。”陶美元介绍说。从事民间文化传承保护30多年,陶美元参与了数百次县市级文化活动,培养了100多名民间艺人,也亲身经历并见证了30多年来昌宁苗族地区的发展变化。

30多年来,除了忙于生计,陶美元长期坚持苗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先后获得“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服饰国家级代表传承人”“云南省劳动模范”“云南省百名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突出人才”“云南省百名拔尖农村乡土人才”等荣誉。记者 秦蒙琳 任锐刚 崔敏 木晓雯 通讯员 杨军 李德坤 摄影报道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