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军事 » 正文

全球军事观察:歼20隐身不及F117?美国使出三大绝招只为一个目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1-07  来源:凤凰网军事频道
核心提示:歼20与F117完全是两个时代的产物,后者的整体性能为隐身牺牲了太多,在其之后再未出现如此“偏科”的战机。骗人是个技术活,而美

歼20与F117完全是两个时代的产物,后者的整体性能为隐身牺牲了太多,在其之后再未出现如此“偏科”的战机。


骗人是个技术活,而美国海军学院专业刊物《Proceedings Magazine》今年10月发表报告相当系统的为大家展现了骗人的核心技巧。该报告对F-35战斗机和歼-20战斗机进行了对比,指出歼20的隐身性能甚至不及F117,多项性能相比F35差距相当明显。


美国选择性忘记了鸭翼为歼20带来的机动优势,有意思的最早提出鸭翼诸多积极意义的正是美国自己。


从二战时期“马丁少校”的肉馅计划到冷战时期将苏联航母引向歧途,美国对假想敌的战略欺骗与装备研发误导一直相当奏效。回顾这些欺骗措施,其中包含了这样三项技巧:1、混淆主次矛盾,突出错误重点;2、混淆核心技术概念,抹杀对手技术成就;3、混淆正确发展方向,将对手引向歧途并为自己解套。根据该报告目前公布的细节,这三项技巧全部包括在内,如果中国对美国指出的问题“虚心接受”,歼20将步很多经典装备的后尘。


目前尚无歼20隐身性能的权威数据,但F35侧面与机尾的隐身缺陷却是美国自己承认的。


首先:混淆主次矛盾,突出错误重点。该报告指出,歼20因重视超音速性能,机翼面积比F22小25%,这意味着歼20的翼载比F22更高,这将导致歼20在高亚音速条件下的机动性不及F22。在战机的飞行性能中,机载载荷越大,越有益于高速性能,机翼载荷越小,越有益于盘旋性能,如何在这组矛盾中进行折中就成了战机设计中最体现功力的部分。美国仅通过对比歼20与F22的机翼面积就武断的得出了结论,但它选择性的忘记了歼20的鸭翼。


鸭翼的优势是配平阻力比较小,具有较大的升阻比。鸭翼能在增加战机机翼迎角时,令气流产生正偏转并产生升力,此时采用鸭翼布局的战机相比无鸭翼战机,获得相同升力时的飞机迎角更小,从而获得更好的机动性。有意思的是,关于鸭翼对战机机动性的积极意义,很多都是美国通过X36验证机得出的,此时却选择性遗忘鸭翼给歼20带来的亚音速环境下的机动性优势,只能说明歼20的机动性似乎已到对F22战机构成威胁的程度。


龙勃透镜就是为了让己方雷达看到隐身性能优异的战机,而美国为了能让歼20的隐身性能不及F35甚至是F117,再次选择性的遗忘了。


其次,混淆核心技术概念,抹杀对手技术成就。该报告指出,歼20的RCS值为0.025平方米(0.269平方英尺),而美军公布的F117的RCS值却仅为0.01平方米,歼20的隐身性能相比美国首代隐形战机都有明显差距。受制于无法直接探测歼20,美国很可能根据公开与非公开数据,构建歼20电磁模型,从而得出歼20的RCS值。但各国隐身材料性能均属绝密,美国这种粗糙的数据推算得出的结果是否准确可想而知。


与对歼20的机动性分析类似,该报告同样选择性遗忘了歼20上的一个关键部件——龙勃透镜。龙勃透镜就是隐形战机腹部一个可拆卸的小型圆柱形设备。该透镜一方面能强化战机整体的隐身能力,另一方面则能对己方特定雷达波进行有效反射,从而令己方地面雷达了解隐形战机所在位置。配置龙勃透镜就是因为战机的隐身性能已经好到不仅对方看不到,自己也可能看不到,如果歼20的隐身性能不及F117,中国这么做岂不是多此一举。


目前美国需要F35战胜的不是歼20而是自身层出不穷的技术问题,被迫用F35对抗歼20的也不是美国,而是它的亚洲盟国。


第三,混淆正确发展方向,将对手引向歧途的同时为自己解套。美国这份报告会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歼20机动性外,所有对比对象都是F35,而且在与F35进行对比的项目中,歼20几乎全部处于下风。这就需要强调一个该报告试图混淆的要点:F22才是与歼20同类的重型隐形战机,F35主打的是对地/对海攻击。目前美国需要F35战胜的不是歼20而是自身层出不穷的技术问题,被迫用F35对抗歼20的也不是美国,而是它的亚洲盟国。


对于美国而言,重启F22生产线不仅难度较大,而且是自己的事情,可以缓一缓。但目前F35作为美国历史上投入最大的军备研发项目,层数不穷的技术问题不仅令本国对其信心大减,更令参与其中的盟国疑虑重重,土耳其、加拿大已明确表示放弃采购F35,荷兰、意大利则暂缓F35采购。面对如此不利的局面,通过唱衰歼20来拔高F35就成了美国稳固国内支持,增加盟友信心的“解套”之举,但面对扶不起的F35,效果如何值得观察。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隐形战机的后发国家而言,能够在无核心技术滞后、无经费严重超支的情况下成功研发歼20,这本身就是美俄无法企及的关键成就。从昔日苏联的经验来看,在取得关键性技术成果后,如何无视外界误导,保持正确发展方向甚至比技术研发本身更加重要。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