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宁夏 » 正文

全球报道:宁夏黄河第一桥 叶盛黄河大桥的风雨历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6-19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原标题:宁夏黄河第一桥 叶盛黄河大桥的风雨历程72岁的吴光钧用布满皱纹的双手,摩挲着影集里的照片,思绪再次回到那个火热的年

原标题:宁夏黄河第一桥 叶盛黄河大桥的风雨历程

72岁的吴光钧用布满皱纹的双手,摩挲着影集里的照片,思绪再次回到那个火热的年代。如今,他依然清晰地记得参与修建我区第一座黄河公路大桥——叶盛黄河大桥的艰辛岁月。

“那时候真的是望河兴叹!”吴光钧说,1969年,黄河仁存渡口是往返银川、吴忠两地的必经之地。为通过这仅有的渡口,经常在黄河岸边能看到露宿等待过河、如长龙般的汽车和马车队伍。

1968年,自治区政府决定修建一座黄河大桥,位置选在了连接宁夏南北交通的枢纽——叶盛镇。

经过一年多的测量选线,1969年10月,叶盛黄河大桥开工建设,成为宁夏自主设计施工的第一座黄河公路大桥。1970年12月26日,大桥竣工通车,结束了黄河在宁夏段没有桥梁的历史,也结束宁夏南北交通被黄河阻隔、有渡无桥的局面。

“当年,我们都是从各地招来组成的民兵建设队伍,1969年完成了贺兰山机场的建设任务后,我们1000多人又被派遣到了叶盛黄河大桥项目工地。当时,机械设备少还很简陋,全凭人海战术。”吴光钧老人回忆说,参加大桥建设的还有宁夏的建筑企业以及义务工,人数达到四五千人,采取三班倒的方式,昼夜不停地紧张施工。

“工人们住在自己搭建的一人多高叫做‘干打垒’的茅草房,睡大通铺,夏天蚊虫叮咬,冬天后背发凉,生活环境异常艰苦。”吴光钧告诉记者,他和所有的建设者一样,对大桥建设充满激情。

由于是首次建造跨黄河的公路大桥,经验不足,施工设备又十分简陋,如何在黄河深水中灌注桥墩?

“经过多次实验尝试,最终采用‘木笼筑岛围堰’的土办法。”吴光钧回忆,1970年1月,建设者们冒着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在冰面上用圆木制作8米高木笼。木笼制作成功后,建设者们开始在夜间分几次往黄河冰面上泼水,让冰面冻结得更加平滑,以便于木笼在冰上平滑移动。最后用绞磨机将木笼滑到河中间的桥墩位置,用炸药将冰面炸开一大片,把木笼沉入水底,迅速向木笼里抛石头、抹胶泥做好壁垒,然后在中间打孔灌注水泥混凝土。

当时没有像样的运输设备,建设者们靠双手抬、肩膀扛,把500多块预制块运送到工作台。“灌浆时需要大量的水泥混凝土,工人们站成两排,用铁皮水桶装满混凝土传递到工作台。”吴光钧说,“那时候干一天活,睡一觉起来,手指头肿到无法握拳,肩膀压肿压烂是常有的事,还有年轻的小伙子在夜里偷偷哭……”

就这样,在那个没有大型机械辅助、全凭人力的年代,建设者们用一年零两个月时间完成了452.7米长的桥梁建设任务。

“1981年夏天,大桥曾遭遇过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当时,河水每秒流量接近6000立方米,有人建议,如果水量继续加大,就要炸开西边的西河桥。最终,大桥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安然无恙。”吴光钧说,几十年历经风雨,说明大桥的建设质量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建成后的叶盛黄河大桥改变了沿岸群众望河兴叹,连接国道307、211、109线及当时的省道2801线,将银川和吴忠、灵武等地联为一体,是近50年来连接黄河东西两岸的重要交通枢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记者 赵 磊 )

(责编:贾茹、宽容)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