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际 » 欧美 » 正文

全球报道: 西沙海战中国收获五大经验 美学者 若不重视美军将吃大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1-16  来源:易评天下
核心提示:原标题:独家|西沙海战中国收获五大经验 美学者:若不重视美军将吃大亏美媒原文报道截图南海问题愈加成为横亘在中美之间的地缘战

原标题:独家|西沙海战中国收获五大经验 美学者:若不重视美军将吃大亏

美媒原文报道截图

南海问题愈加成为横亘在中美之间的地缘战略问题,在两国最新一轮的对话中,中美互不相让。美国声称继续在“国际法”允许的任何地方推进航行自由行动,并首次要求中国撤除部署在南海的先进导弹。中国拒绝美军无理要求,并要求美国停止派遣军舰抵近中国岛礁附近区域。

中美两大国在南海的对峙也引起了东南亚国家的关注。11月15日,杜特尔特在东盟峰会上对美媒直言,“南海已经在中国手里了,所以美国为什么还要制造摩擦?如果美国一直制造摩擦,哪怕是小摩擦,有一天一个倒霉的误判也会导致形势急转直下。这就是墨菲定律所言,凡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李显龙则表示,有朝一日东盟不得不在中美之间选边站,但希望那一天不要来得太早。

随着南海问题升温,中国海军在南海的两次成功战例也被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拿来剖析,美军试图分析中国在南海的两次以弱胜强的非对称作战得出经验以便加以应对。

美国《国家利益》网站11月14日以“1974年的闪电战:几乎被遗忘的南海冲突”为题报道了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教授Tososhi Yoshihara的研究成果。吉原号称“中国通”,曾多次参加美国国防政策委员会的听证并著有多本关于中国海洋战略的著作。在最新的研究1974年西沙海战的文章中,吉原称,这次海战时间很短也很激烈,但它深深地改变了南海局势。

原文如下,仅供参考:

虽然全球众多国家对中国最近在南海的行动进行讨论,但我们必须记住中国寻求在这个重要水域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起点是1974年那场简短而激烈的西沙群岛海战。历史清楚地表明,正是这种快节奏和激烈的冲突使南海局势发生了变化,这是亚洲大国之间的一场战争,其后果影响至今。

混合风格(hybrid styles)的战争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它是中国在几十年前发起的海上反击战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介入南海就必须在今后几年里重视中国的独到经验。即使现在,西沙海战也甚少有人关注。吉原发表了长达24页的《1974年西沙海战:战斗评估》一文,使美军对这次海战有了深刻理解。他将西沙海战称之为“中国向海洋进军的第一次重要战斗,战斗结果很大程度上被低估。”

吉原搜集了大量展示资料,公开了这场战斗如何影响当前中国海洋战术的重要细节,得出结论:中国战略家擅长量身定制战术来威慑和击败南海的竞争对手。目前,吉原关于南海的研究已经成为美国海军战争学院的的必读课程。由于美国的史料优势,吉原大量引用南越、美国和中国的资料,因而其视角和资料论据与中国有着明显不同。

在上世纪70年代,中国的南方邻居刚刚结束与美国的十余年大规模战争,而中国与美国关系的缓和带来了多米诺骨牌效应。长期与中国交好的北越在苏联的利诱之下倒向了后者,南越事实上也拥有美国刚刚撤军后遗留下来的舰艇装备,并且与美国保持私下联系。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南越海军在西沙的扩张引起了中国的反击。这场史诗风格的战斗短暂而激烈,除了战斗过程,中国海军的作战特点以及最重要的准军事力量的应用对今天的中国海上策略仍然发挥作用。

40多年前引发战斗的领土争端至今仍未解决,继续引发中越敌意。2014年5月,当中国在西沙海域中建岛附近放置石油钻井平台时,越南爆发了抗议。越南海警船试图打破中国民用,准军事力量和海军舰艇布下的多层警戒线。中越对峙使双边关系陷入新低。那场冲突及其后果给亚洲国际关系留下了一个巨大而持久的遗产。可以观察到,1974年西沙海战中国有五大经验值得注意。

第一:中国在战斗中使用的战术非常具有创新性

前线指挥官接到的命令是“加速前进,靠近并贴身打击敌人”。当时,中国舰船更小,更快,更灵活,因而针对大而笨重且速度较慢的南越海军舰船进行贴身近战。中国为对手量身定做的战术发挥了作用,双方船只是如此接近,以至于敌人的大型主炮无法命中目标。通过贴身肉搏进入敌方火力盲区,中国有效地抵消了敌人火力的优越范围和杀伤力。最终,中国以6艘数百吨位的小型猎潜艇和扫雷艇击沉南越一艘扫雷舰,并俘获敌方48人。

第二:中国击败越南后短暂考虑升级冲突威慑对手

在南越海军失败的情况下,西贡威胁要升级冲突。南越海军派遣两艘驱逐舰进入岘港,并派出六艘战舰前往西沙群岛。南越高级指挥官还要求所有地面,海军和空军加强战争准备。南越空军甚至打算轰炸中国在西沙群岛的阵地,但很快他们撤销了这一决定。与此同时,西贡还要求美国第七舰队提供援助但无济于事。因为当时中国改善与美国关系后,提前做好准备使美国保持中立并威慑苏联可能的干预。

第三:准军事力量很重要 在未来的南海冲突中可能再次起作用

中国海上力量奉行军民融合,包括民兵和拖网渔船,直接促成了战斗胜利。驻扎在西沙永兴岛上的民兵在短时间内采取行动。就像快速反应部队一样,中国民兵抢在越南之前,在夜晚的掩护下进入西沙群岛东南部岛屿。事实上,民兵还挫败了南越海军突击队第二天的试图反扑。中国民众不仅能够快速有效地阻止敌方进攻,还能迅速动员转为正规军。这些民兵还参与了收复西沙甘泉岛和珊瑚岛的行动,有助于确保中国实际控制整个西沙群岛。

还值得注意的是,渔船也成为战争的重要武器:在海上,第402号和第407号拖网渔船是第一反应者。在战斗前几个月,中国渔船保持在西沙群岛最初的存在,通过在岛上树立旗帜彰显主权。当南越海军舰艇首次抵达西沙群岛时,拖网渔船随后向岸上发出预警。渔船还向中国海军提供了战术情报。这些渔船在战斗前一天将民兵运送到其他岛屿进行作战准备。另外,渔船是拯救第389号受伤扫雷舰的关键力量。

第四:中国渔船在2012年守护黄岩岛再次发挥关键角色

2012年黄岩岛事件期间的中国行为表现与1974年西沙海战有着惊人一致的行动偏好。黄岩岛危机始于一架菲律宾侦察机发现5艘中国渔船在黄岩岛附近捕捞。随后菲律宾派出海警船试图驱赶中国渔船并趁机控制该岛屿,就像在整个西沙群岛战役里渔船发挥了巨大作用一样,这些普通船员和海警船在长达两个月的黄岩岛对峙中再次建功。

这些非军事船只充当了中国的第一道防线,协助调查对手的意图和能力,同时彰显中国的权益主张。非战斗船只时中国海军的眼睛和耳朵,也受到作战舰艇的保护。这种相互支持使中国能够评估战术环境,表明决心而不是在最初阶段使对抗军事化,根据对手意志施压精准的压力水平,如果威慑失败,则最后诉诸武力。

中国民用船只的性质限制了其竞争对手的海军。南越和菲律宾海军显然不愿直接向民用船只开火,以免导致重大升级或外交危机。这些国家发现自己向中国船只发号施令或者摆脱他们都是徒劳。

第五:准军事力量和强大海军的结合,使中国掌握主导权

这一点似乎违背常理,即当前中国海军更为强大,反而可能不会造成不必要的冲突,如西沙群岛之战。相反,中国可能更多地依赖其海上执法船来加强领土主张,而中国海军则为非战斗力量提供远程保护。黄岩岛事件和钓鱼岛发生的对峙充分证明了这种一体化海上力量的作用。

因此,中国发展更大规模的常规军事手段将进一步增强非军事力量的能力,将中国的意志传达给竞争对手。即使非战争的威慑手段失败,中国仍然可以动用海军解决争端。中国与其较弱的竞争对手不同,拥有更多的行动选择也能够掌握冲突发展的主导权。事实上,强大海军的存在可能会迫使对手在危机中退让,就像在黄岩岛事件中菲律宾不战而退的那样。

中国在西沙海战里所显现的五大经验是宝贵资源。如果美国不重视这些经验,就将承受教训。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