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宁夏 » 正文

全球报道:双渠口村“三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2-15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原标题:双渠口村“三变” 如今,双渠口村早已融入银川市区,俯瞰全村,高楼大厦映入眼帘。记者 王晓龙 摄12月10日上午,银川市

原标题:双渠口村“三变”

1.jpg

如今,双渠口村早已融入银川市区,俯瞰全村,高楼大厦映入眼帘。记者 王晓龙 摄

12月10日上午,银川市金凤区黄河东路街道办事处双渠口村村部一间会议室内,60多名村民作为股东代表,参加双渠口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第八次会议。

从郊区到市区,从农民到股民,从单一农业到多业并举……作为全区先进村党支部、银川市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先进村,双渠口村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个村民。

区位之变:郊区变市区

“说到40,你会想到什么?”

“刚包产到户的时候我在公社的养鱼场上班,一个月工资也就40多元。”今年61岁的双渠口村村民马永伏说。

当记者问他是不是知道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他一拍大腿,“嘿!怎么把这大事给忘了。”

在马永伏的记忆里,改革开放初期,双渠口村全是低矮的土黄色平房,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城郊村,远离都市繁华,经济落后。如今,双渠口村早已融入银川市区,俯瞰全村,高楼大厦映入眼帘,夜晚灯光璀璨。

罗马城绝非一夜之间建成,今日的双渠口也不是一夕之间变成如今这个样子。

“那时候我们去一趟银川老城区叫进城,能下一顿馆子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马永伏说,上世纪80年代中期,村里的“万元户”如凤毛麟角,大部分人是刚刚解决了温饱。

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与银川火车站近在咫尺的双渠口村,区位价值逐步显现,工商业发展渐渐活跃。

“我初中毕业就从平罗县农村跑到双渠口村打工,养过羊,卖过水果,最后从蒸凉皮、卖凉皮开始走上创业路。”今年46岁的马学军已经来双渠口村快30年了,在这里娶妻生子。如今,每天到他的凉皮加工厂买凉皮的客户络绎不绝。“我要感谢这个好时代,使我从一个打工仔变成小老板,在城市买房扎根。”马学军说。

身份之变:农民变股民

从上世纪90年代末起,银川市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至2012年底,双渠口村可耕种的土地大部分被征用。

“靠土地来发展村经济,对于双渠口村来说已不现实。”双渠口村党支部班子决定增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后劲,唤醒“沉睡”的村集体资产,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2014年,双渠口村吹响了改革的号角,村集体资产按照“资产折股,量化到人,固化股权,按股分红”进行折股量化,并一次性配置给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也就是说,集体经济改制,让村委会管理的集体资产,成为股份制的资产。

保障每一位成员的合法权益,兼顾妇女、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利益,双渠口村以1982年分田人口及1993年人口小调整为准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为基础,最终确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2392人。

为了将股权分得公平公正,双渠口村通过入户走访,成立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

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确定折股量化的资产。采取联名确认的办法,按照应选股东代表名额与股东比例不超过3%的原则推选产生股东代表73人。

改革第一步,双渠口村“迈”过去了,可第二道难关又接踵而至——集体资产如何保值?

双渠口村成立银川双兴昇工贸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金150万元,隶属于双渠口村委会。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马立平也有了新的身份——双渠口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长。他的新职责就是带领2392名股民,从发展什么产业,到引进什么项目,再到如何精细管理……实行股民自主决策。

“村里人人有股份,年年有分红!”记者在银川贸易巷综合市场见到36岁的马有利时,他正和妻子在自己的牛羊肉摊位前忙着招呼顾客,说到村里股权制改革,他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2018年双渠口村已实现经营性收入456万元,计划分红120万元。

村民、股民、员工……如今的双渠口村,每人都有几个身份。

经济之变:从单一农业到多业并举

经过4年的发展,双渠口村的产业活力不断释放:失地农民创业园、金凤区食品加工小作坊集中区、贸易巷综合市场等实体经济全面开花,村集体资产被激活了。

双渠口村加快发展仓储、物流等新型产业。2011年在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摘得挂牌土地100亩,投资1.7亿元建设创业园,建筑总面积61795平方米,为汽车修理、医疗器械仓储、加工制造业等提供发展平台,预计今年为村里带来收益300万元。

为了顺应产业转型发展,村里召开股东代表大会,大家一致决定对金凤区食品加工小作坊集中区进行转型升级。目前项目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

几年前,银川贸易巷周边还处在“马路市场”阶段,摊贩自发摆摊,秩序混乱。尽管方便了周边群众,但随之而来的噪声、交通堵塞和脏乱差等问题接踵而至。

双渠口村抓住机遇,双渠口村贸易巷综合市场应运而生,村民直接进入市场批发、销售农产品,既提升了农产品流通效率,还给村上带来收益,激活村集体资产,每年增加集体收入80余万元。

双渠口村40年风雷激荡,映照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给宁夏大地带来的巨变。

马立平说:“城镇化发展对于我们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股权改革的路上有风险,但也让我们迎来了发展的空间。下一步,在做好实体经济的同时,我们还将大胆创新,通过多种方式,让村里的集体资产更值钱,让资源、资本成为全村发展的强大动力。”(记者 李志廷)

(责编:高嘉蔚、贾茹)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键词: 双渠口村 三变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