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家 » 时评 » 正文

全球焦点:美起诉两名"中国黑客" 中方敦促美方停止蓄意诬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2-22  来源:网易
核心提示:(原标题:美司法部起诉两名中国黑客 中方敦促美方停止蓄意诬蔑)参考消息网12月22日报道 外媒称,中国对美国和英国关于北京多年

(原标题:美司法部起诉两名中国黑客 中方敦促美方停止蓄意诬蔑)

参考消息网12月22日报道 外媒称,中国对美国和英国关于北京多年来一直在进行网络行动以窃取西方政府和技术公司商业机密的指控进行了尖锐反驳,否认与窃取西方商业机密有任何关系。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2月21日报道,中国外交部驳斥了这一指控,并在当日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说,它已经向美国提出了“严正交涉”。它要求美方“停止在网络安全问题上对中方的诬蔑抹黑,撤销对中方人员的所谓起诉”。

报道称,在中国发布这份声明之前几个小时,美国、英国和几个盟友指责中国发动了一场全球范围的网络袭击,目的是窃取与航空、卫星、金融和电子等众多行业相关的技术。

北京“敦促这些国家尊重事实,停止对中方的蓄意诬蔑,以免损害他们与中国的双边关系和重要领域合作”。

中国外交部还说:“长期以来,美国有关部门对外国政府、企业和个人进行大规模、有组织的网络窃密和监听、监控活动,这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网站12月20日报道,美国司法部当日指控两名中国公民参与一项全球黑客计划,窃取商业机密。该计划据称是中国政府指挥的一项行动的一部分。

美国司法部副部长罗德·罗森斯坦说,这些黑客——一个名为APT-10的团队的一部分——与中国国家安全部门合作,从美国超过45家公司窃取了信息。

起诉书称,他们还以美国军人为目标,窃取“属于海军的敏感数据,包括10多万海军人员的姓名、社会保障号码、出生日期、工资信息、个人电话号码和电子邮件地址”。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12月20日报道,美国司法部当日公布了对两名中国黑客的起诉,指控他们从美国政府机构和12个国家的企业电脑中窃取了大量有价值的机密数据。

报道称,曼哈顿联邦检察官指控中国黑客共谋实施电脑入侵、电信诈骗和严重身份盗窃。这些指控源自一项已持续十多年的行动,这一行动旨在获取企业和政府机密,以帮助中国崛起为全球重要角色。

据称,金融、电信、消费电子和医疗行业的公司以及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军方经营的美国政府实验室也在攻击对象之列。

另据路透社12月20日报道,美国和三个盟国当日严厉指责中国从事经济间谍活动,这加剧了中美之间的紧张局势。与此同时,美国检察官指控两名与间谍机构有关联的中国公民,从世界各地窃取美国政府机构和企业的机密数据。

报道称,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与美国一道猛烈抨击中国,称中国发起了一场借助网络窃取商业知识产权的全球行动。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12月20日援引美国司法部发表的声明称,指控两名中国黑客对美国和其他至少11个国家实施网络攻击和间谍活动。专家认为,美国试图在贸易战框架内说服西方国家,北京是对它们的重要威胁。


俄罗斯高等经济学院教授阿列克谢·马斯洛夫表示,在贸易战框架内,美国人竭尽所能地阻挠中国向全世界推广本国技术和企业。

这位专家说:“这种攻击由两方面组成。一是贸易战,它让中国损失收入,使中国货变得更加昂贵。二是攻击中国的IT资源,在黑客问题上做文章。”

马斯洛夫强调:“美国的主要任务是向西方世界展示,正在发展技术的中国是一种威胁。这样做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保护美国的互联网经费,二是丑化中国,展示只有美国才能阻止对西方的网络侵略。”

俄罗斯高等经济学院高级研究员瓦西里·卡申表示:“这和对付俄罗斯的方式一样。大家都知道,在通常情况下,侦察只是正常工作,是国家间关系的一部分。但当关系恶化时,它就会被当作采取各种强硬手段的借口。中国情报机构在网络空间积极活动,但其他大国也是如此。我不明白这有什么奇怪的。”

张宪超 本文来源:参考消息网责任编辑:张宪超_NN9310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