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重庆 » 江北区 » 正文

全球报道:重庆大学电网覆冰科研团队雪峰山上迎新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1-01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原标题:重庆大学电网覆冰科研团队雪峰山上迎新年覆冰作证:他们从早忙到晚 ——重庆大学电网覆冰科研团队雪峰山上迎新年二○一

原标题:重庆大学电网覆冰科研团队雪峰山上迎新年

覆冰作证:他们从早忙到晚

——重庆大学电网覆冰科研团队雪峰山上迎新年

二○一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湖南省怀化市雪峰山,重庆大学野外覆冰试验基地,团队成员正在记录输电线路导线覆冰厚度。特约摄影 龙帆

“观测设备可以调得再高一些。”“把交流线搭上去,地线铺好。”

2018年12月31日,湖南省怀化市的雪峰山上,零下2℃。

一大早,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建在这里的全球首个野外(自然)覆冰试验基地,就开始热闹起来。这一天,团队要进行的最重要工作是覆冰绝缘子闪络(断电)试验(绝缘子是一种特殊的绝缘控件,在输电过程中必不可少)。

用两把椅子拼成一个简陋的工作台,放上监测图像的电脑和高速摄像机;工作台两侧,分别有一台监测电流的电脑和另一台相机……早晨8点开始,为研究电网覆冰这一世界级难题,学院蒋兴良教授带领14位博士、硕士研究生就将用于试验的线路、监测仪器等逐一布置好。

坝子里,则摆放着两天前搁置好的十几个绝缘子柱。柱体上的每个绝缘子,都已覆盖上厚厚的冰层。

“我们从10多个省份搜集了不同情况下的研究数据。”博士生刘延庆介绍,这些绝缘子柱上面,分别有不同厚度的覆冰或不同程度的污秽物,可分别模拟高海拔高寒地区覆冰状况,或者污染比较严重地区的覆冰情况。

“电网覆冰导致闪络,是全世界目前都无法解决的难题,情况非常复杂。”蒋兴良说,自己十几年前就开始研究覆冰绝缘子闪络,覆冰闪络机理复杂,需要进行长期、大量的试验,以得到不同情况下电网覆冰闪络的规律。

在这里,半山的树枝、屋顶的管道、木门板上的圆柱体等,都是蒋兴良团队测量的对象。

“每一个直径不同的物体,都代表不同粗细的导体。”博士生韩兴波说,选择不同的对象、在不同的时段测量覆冰的情况,可以分析出极端条件下电网覆冰的规律。

读博士三年级的王洋洋研究的方向是电脉冲脱冰。一大早,她就和师弟开始用铝皮、木头等,自己动手做一个覆冰支架。

“我们可以在铝板上放置多个不同种类的铁盒子,在里面盛满水等待覆冰。”王洋洋解释说,等覆冰后,再使用电脉冲促使这些铁盒子从铝板上脱落,从而得出不同情况下使用电脉冲脱冰的数据。

研究生毕聪来则来到雨凇塔下。这里,悬挂着5个圆柱体的旋转导体,它们也都是团队成员自己动手做的,从5厘米到30厘米粗细不等。

每分钟,这5个旋转导体便会匀速地旋转一周(360度)。夜晚是旋转导体覆冰最快的时候,所以团队会选择不同的时间段甚至半夜进行测量,而根据测量的数值,可以分析出风力、温度、湿度等不同气象情况对覆冰的影响。

毕聪来说:“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分析出在同样气象条件下,电网防灾部门可以做怎样的应对措施。”

……

夜深了,基地里仍随处可见科研团队成员们在冰雪中忙碌的身影。

本报记者 李星婷(发自湖南)

(责编:陈易、张祎)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