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河北 » 邯郸 » 正文

全球报道:较真丨孩子空腹吃荔枝会引发脑炎导致死亡?真相到底是什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6-26  来源:腾讯新闻
核心提示:较真丨孩子空腹吃荔枝会引发脑炎导致死亡?真相到底是什么?

原标题:较真丨孩子空腹吃荔枝会引发脑炎导致死亡?真相到底是什么?

较真要点:

  • 1最近,有新闻称印度比哈尔邦16天内103名儿童死于脑炎,疑似与吃荔枝有关。一时间荔枝病又成了热点。荔枝病的主要表现为呕吐、头晕、昏迷甚至死亡,它的本质是一种致命的“低血糖脑病”——荔枝中含有的降糖氨酸A和亚甲基环丙基甘氨酸(MCPG)两种化学物质,,如果被动物和人体大量摄入就会造成血糖降低和代谢紊乱。儿童对这种毒素的敏感性更高,也更容易因为贪食而摄入过量的荔枝,导致血糖过低。由于荔枝病的症状和病毒性脑病有相似之处,医生很容易误诊。所以即便及时诊断,迅速补糖,被救活的儿童的大脑也常常已经受损,常见后遗症包括认知障碍、肌无力或运动障碍。
  • 2那么,我们还能给孩子吃荔枝吗?大量的死亡案例度说明,荔枝病最主要的发病人群是“大量空腹吃荔枝的儿童”。所以不要大量吃;不要空腹吃;要严格控制儿童食用,别把荔枝当饭吃。

查证者:谢望时 | 药理学硕士,知贝儿科药剂师

炎炎夏季,又到了一个荔枝上市的季节。最近,有新闻称印度比哈尔邦16天内103名儿童死亡,疑似与吃荔枝有关。一时大家议论纷纷,表示不敢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作岭南人”的念想,生怕吃了荔枝会有生命危险。荔枝真的有这么恐怖吗?

实际上,这样的新闻每年都有,去年一篇题为《空腹吃荔枝10个孩子死亡!医生的呼吁为所有人敲响警钟!》刷爆朋友圈;再往前一点,2000年广西医学杂志发表了71例小儿荔枝病临床分析,那时我们就知道有一种病叫“荔枝病”。

“荔枝病”是通俗叫法,专业上叫做“牙买加呕吐病(Jamaican Vomiting Sickness)”,主要表现为呕吐、头晕、昏迷甚至死亡。从名称上也能看出,这病最开始可能是在牙买加发现的。而大范围的出现人群死亡并引发关注,还得归功于印度。

印度的穆扎法尔布尔是荔枝的集中产地,每年荔枝成熟的季节就是荔枝病爆发的季节,荔枝病一旦发作,死亡率超高,统计显示,中位死亡时间仅20小时,即一半患儿在20小时内就会死亡。最初人们怀疑是不是和杀虫剂、脑病、过敏、重金属中毒等有关,但2013年经过印度疾控和美国疾控联合调查发现,荔枝病的本质是一种致命的“低血糖脑病”。

通过检测,研究人员在儿童的尿液中发现了降糖氨酸A和亚甲基环丙基甘氨酸(MCPG)两种化学物质,这两种存在于天然水果中的毒素,如果被动物和人体大量摄入就会造成血糖降低和代谢紊乱。

我们人的大脑细胞是十分活跃的,对能量(糖)的需求极大,没有糖,大脑无法正常运转,神经元会死亡。这么多案例中为何成人死亡的报道很少,那是因为成人有更多的糖原储备,也具有更强的血糖调控能力。

但儿童就不一样了,儿童对毒素的敏感性更高,也更容易因为贪食而摄入过量的荔枝,导致血糖过低。在第三世界的贫穷国家,荔枝病是造成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越南、孟加拉国也有类似情况的报道。

由于荔枝病的症状和病毒性脑病有相似之处,医生很容易误诊。所以即便及时诊断,迅速补糖,被救活的儿童的大脑也常常已经受损,常见后遗症包括认知障碍、肌无力或运动障碍。荔枝病一旦发作,真的是每个人不可承受之痛。

不仅如此,除了荔枝,无患子科植物的果实红毛丹和龙眼也具有类似的特性,尤其是在未完全成熟的时候,降血糖物质含量更高,好在,随着荔枝的成熟含量会大幅下降。

“大量”、“空腹”、“儿童”是主要的危险因素。所以,荔枝要吃得好还不得病,有三条吃货界的金科玉律需要注意:

1、不要大量吃;

2、不要空腹吃;

3、要严格控制儿童食用,别把荔枝当饭吃。

现在是荔枝火热上市的季节,荔枝也确实是一种好吃的水果,大家可以吃,但应该重视水果饮食安全,儿童尤其需要注意。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