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财讯 » 正文

全球财经报道:中俄等24国去美元化后 第25国正式亮剑美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7-10  来源:快资讯
核心提示:原标题:中俄等24国去美元化后,第25国正式亮剑美元,人民币或使出一张王牌据IMF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今年5月,美元在各国的

原标题:中俄等24国去美元化后,第25国正式亮剑美元,人民币或使出一张王牌

据IMF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今年5月,美元在各国的国际储备份额从去年第三季度开始已经跌至五年来的最低水平(从2000年的73%降到目前的不足62%),我们注意到,这种情况在08年次贷危机后非常罕见,美国金融网站Zerohedge认为,可以肯定地说,每一种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统治都必须在某个时间点结束,美元也是如此。

但是,这个过程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完成,可能会持续数十年。例如,美元取代英镑成为主流储备货币,这个过程开始于1914年,而直到30年后,在1944年举行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美元才完全取代英镑。

而目前美元背后的机制众所周知,石油美元一词就是很好的说明,而《货币战争》一书作者詹姆斯瑞卡兹为我们做了最好的解释,他称,自从1974年尼克松停止了美元的黄金兑换功能后,则意味着沙特因石油出口收获的大把美元无法再以直接与美国财政部担保的价格兑换成黄金。由此,人们对美元的信心开始破裂。

而正是在这种困境下,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和时任美财长威廉·西蒙与沙特制定了一个不那么正式的协议,其目的是为进一步支撑美元在全球的地位,美国迫使世界接受美元,因为每个经济体都需要美元来购买石油,换句话说,想要交易石油,就不得不使用美元,非美元国家需要购买石油,必须要支付汇率兑换费才能获得美元。而我们多次强调,在这一“协议”背后,是一种不那么微妙的威胁——美元“占领”沙特的石油。

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现在,但现在,45年过去了,世界货币轮回史似乎又在重演,不管美国多么希望能够维持美元的现状,但历史证明最终光芒总会慢慢消退。对此,Zerohedge近日称,因中俄等多国的这些举动,45年前美元失控的困境或将再次重演。

这些举动包括,中国允许接受人民币原油期货作为结算的产油国,可以将结算兑换为黄金,另一面,争取更多中国市场的份额或也是沙特当下的一大重点,接下去,中国买家或也将在下半年用人民币从俄罗斯、安哥拉和伊朗等国买石油,这都意味着削弱了石油美元的作用。

不仅于此,俄罗斯目前正以清仓式的速度在减持美债(近一年减持比例达93%),更可能会放弃使用美元结算石油,甚至“日经亚洲评论”也称,亚洲应将石油等能源贸易结算向人民币和日元过渡,正是在这些背景下,伊朗已经不再使用美元作为石油结算货币,而倾向于使用人民币和欧元,伊朗此举意味着与石油美元体系做出了正式的了断,石油人民币或将成最后王牌。

而目前德法等欧盟国家也要在经济金融等事务上更独立于美元,并已经计划打造规避美元限制结算的支付系统,比如,欧盟宣布计划要用欧元来替代美元结算石油更像是一种45年前美元困境的一次预演。

要知道,美元之所以在全球金融中还保持有着主导地位,能成为全球各国的主要储备货币,除了美国经济实力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美元垄断并控制了包括石油在内的全球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和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清算中心SWIFT。

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成立于1973年,其所提供的国际结算业务已经遍及200多个国家,接入的金融机构更是超过1万多家,也就是说如果被SWIFT系统制裁就等于被剥夺了国际交易的权利和能力,由于SWIFT直接服务于美国,这就使得如果被美元限制结算则就无法进行收款和出款。

因此,建立一个独立于SWIFT的国际清算系统,是去美元化交易的一种途径,比如,近日,彭博社援引德法两国高官表示,欧洲要在经济、金融等事务上更独立于美国经济,已经计划打造规避美元限制的支付系统就是基于这个因素考虑的。

在十天前结束的G20会议上,法国和德国宣布,他们今年一直在努力的特殊贸易机制(Instex)现已开始运作,它将允许欧洲公司与伊朗等产油国家开展业务,通过SWIFT系统之外的交易避免美国银行的制裁,SWIFT系统以美元计价并事实上由美国财政部控制 。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