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上海 » 正文

全球上海频道:“平安指数”引导精准防控(基层治理新实践)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21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原标题:上海市闵行区以数据支撑推进社会治理“平安指数”引导精准防控(基层治理新实践)核心阅读为做好群防群治,上海闵行区每
原标题:上海市闵行区以数据支撑推进社会治理

“平安指数”引导精准防控(基层治理新实践)

核心阅读

为做好群防群治,上海闵行区每半年发布一次“平安指数”,把社会治安的真实情况与直观变化公开展示,推动各方积极投入社会治理。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治理方式,整合治安新力量,增强治安防控的整体性、协同性、精准性。


1月5日,一场“平安指数”发布会在上海市公安局闵行分局举行,全区2019全年的110报警数据被归纳统计,形成了一张张热力图与排行榜。

全区早高峰哪里最堵?纠纷类警情为何占比很高?诈骗类报警中哪种骗术最容易得逞?一张张PPT划过去,藏在报警电话大数据里的社会治安难点,一一呈现。

2017年起,闵行区每半年发布一次“平安指数”,迄今已经是第六次,以“案发地图”“词频分析”“排行榜”形式把社会治安的真实情况与直观变化展示给干部群众,让各方积极投入社会治理的同时,全区110报警总量从2016年的73.7万起降到2019年的48.7万起。

一张排行榜,倒逼解决小区治安顽疾

2017年第一次“平安指数”发布时,最受瞩目的是一张“最受小偷欢迎小区排行榜”,从2015年到2016年上半年,这个榜单上的第一名都是“上海康城”。

连登榜首有因可溯。“上海康城”地处城乡接合处,是上海全市最大居住小区,298栋楼宇,1.2万套住房,近5万居民,围着小区跑一圈,3.2公里。如此复杂的社区业态,事情自然不少,群租、入室盗窃、邻里纠纷……乱上加乱的,还有因业委会与物业之间有矛盾,小区建成时投入使用的107个监控探头大部分损毁,能用的不到20个。

作为公共安全的首要责任单位,闵行分局憋着一口气。排行榜一出,憋气的就不止公安部门了,“上海康城”的居民们,谁也不想自己的小区背上这么一个名号,社区民警和居委干部几次碰头做工作,近十年谈不拢的维修基金“解冻了”。

2017年,1946只新监控探头进了“上海康城”,6名社区民警一个点位一个点位设置。当年,“上海康城”入室盗窃发案数就从前一年的上百起降到了23起,到2018年,更是降到了只有4起,榜首“拱手让人”。

因为这张榜单下大力气防范入室盗窃的,不止“上海康城”,闵行区几乎所有小区都在加码。2018到2019年,全区入室盗窃发案连续两年同比下降50%以上,后来,每个小区案发数趋近于零,这个榜单干脆取消了。今年的发布会上,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新榜单——“耳根子最软居民区”,电信诈骗案发最高的小区统统上榜,有了这个榜单,新一轮“反诈之战”又要开始了。

一面门弄牌,扫码就能报警求助

2019年,作为闵行区社会治理的重要举措,闵行全区19.4万块二维码门弄牌已经“上岗”。

二维码由警方布设,扫码报警、求助,信息就进入警务后台,直接显示报警人的详细位置,减少无效沟通。而这只是二维码门弄牌的功能之一,通过数据分析,这块门弄牌已经开始显示出它更有价值的一面。

2019年,闵行区的纠纷类警情已达到总警情的50%,很多并不在公安的职权范围内。在年人流量过千万的景点七宝老街,这种现象更为明显。“很多时候,我们的民警到了现场,还要再跨部门协调,让市场监管、景区管理部门的同志来处理”,七宝派出所所长金晓东说,占用警力是一方面,游客们的体验也不佳,“人家一共玩半天,产生一个纠纷,来好几拨人都说不归自己管,肯定不会痛快。”

为了减少纠纷类警情发生,提升纠纷处理效率,七宝派出所在二维码门弄牌上增加了新功能,加载了“立码办”系统。

扫码报警填写基本情况,通过内部信息流转,就会有对口的执法人员到场处理,大大提高纠纷处理效率;游客遇到迷路、寻人等状况也无需报警,输入求助内容,就迅速有人来解决。前不久,老街上的一家汤团店因为给错了品种闹起纠纷,店员直接扫码求助,写明了是买卖纠纷,没几分钟,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就到场处理。“这种情况以前肯定就是报警,我们到了也是干瞪眼。”七宝派出所民警李磊说。

2019年,七宝老街的纠纷类警情下降了24.9%,金晓东认为,二维码门弄牌像是“城市大脑”的神经末梢,还可以增加更多的相关功能,“架起商户、消费者、政府部门三者间的桥梁,有利于提高效率,精细治理。”

一个安全屋,统筹用好更多安防力量

“分析从2018年12月到2019年5月闵行全区的110报警电话,聚焦从夜里9点到凌晨3点这6个小时,形成了这张夜间报警分布热力图。”上一次的发布会上,一张“夜猫子出行地图”引人关注。

“派出所辖区内,夜间警情很多都是‘酒’惹出的麻烦。”虹桥派出所所长魏栋分析,虹桥所辖区内有逾2000家餐厅、酒吧、KTV,“喝多了”最易让事态升级。醉酒警情容易伤及无辜,警察没到现场的时候,如何提升市民夜生活的安全感,虹桥派出所想的主意是设置“安全屋”。

何为“安全屋”?魏栋介绍,就是在夜生活集聚区周边,寻找一些24小时有人值守的空间,有可以信赖依靠的工作人员,有可以应急使用的一些设备和医药用品,在民警尚未处置治安事件时,让群众有可避险的地方。

没想到,这个设想受到了不少企业的欢迎,企业争相要把办公楼的门卫室打造成“安全屋”。截至目前,虹桥派出所共设置了31个“安全屋”,培训了200多名安保人员,而在整个闵行,已经有了300多个“安全屋”。“现在社会治理安全资源还存在供需矛盾,推广‘安全屋’这样的模式,把更多的社会资源和社会化的安防力量利用起来,专群结合、群防群控,对社会的平安建设更加有利。”魏栋说。


《 人民日报 》( 2020年01月21日 11 版)
(责编:陈晨、韩庆)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