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云南 » 正文

全球云南频道:脱贫汉子忙“扩产”(新春走基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21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原标题:脱贫汉子忙“扩产”(新春走基层)春节临近,走进云南昭通镇雄县大山深处的杉树乡细沙河村,记者发现:村里的苗族汉子张
原标题:脱贫汉子忙“扩产”(新春走基层)

春节临近,走进云南昭通镇雄县大山深处的杉树乡细沙河村,记者发现:村里的苗族汉子张江海的心开始“膨胀”。

2019年,靠着外出务工和采摘鲜竹笋,他家一年存了5万元。

“住好吃好穿好,孩子上学不用钱,家人也都健健康康,没什么负担,收入连年增加,这种日子之前想过,没想到这么快实现了。”围坐在火炉旁,跟记者“炫耀”过去一年的收入,张江海笑声不断,语速飞快。

2017年的春节前夕,人民日报记者曾采访过张江海。那时,当地政府引进村里的竹笋加工厂刚建成投产不久。依托杉树乡2002年退耕还林种下的数万亩竹林资源,竹笋加工厂年处理鲜笋可达1.2万吨。

有了稳定的收购商,鲜竹笋销路不用愁,收购价格也从一斤不足1元逐渐涨到了2元。村民们热情高涨,种植更加积极,管理更加精细,竹笋产量也开始攀升。同时,竹笋加工厂还为乡里提供了72人的长期就业岗位和2000余人的临时就业岗位。

张江海打小生活在山高路远的细沙河村,过惯了“玉米、土豆、大白菜”的穷日子,当年退耕还林,他家种了12亩竹林,每年能拿到3000多元的补贴,以他家当时的状况,已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没想到竹笋加工厂来了之后,张江海一家通过就近将鲜竹笋卖给竹笋加工厂,再加上他在竹笋加工厂务工每月1500元的收入,他家在2017年收入约3万元。这在当时把他高兴坏了。

几年后,见到张江海,又有了新的惊喜。

“怎么不在竹笋加工厂里继续务工?”得知张江海“舍近求远”,于2018年加入了政府组织的外出务工大军,远赴沿海打工,记者有些好奇。

“我还不到40岁,想趁年轻外出多挣点钱,存足3个女儿未来上大学的费用。顺便,也出去见见世面。”虽然竹笋加工厂的工资每年都在涨,但张江海已不满足于此。

的确,几年来,竹笋加工厂生意越做越大,鲜竹笋收购价格一斤已涨到了5元。2019年,单靠售卖鲜竹笋一项,张江海一家就收入3万多元。

工厂发展,群众致富,山村变样。杉树乡政府提供的数据显示,与张江海一样,这几年,杉树乡有432户共1864名建档立卡贫困户靠竹笋加工厂的产业带动脱了贫。

这次走访,记者又获知了这样的消息:

一是在2019年,竹笋加工厂参与了中国红十字会等开展的众筹扶贫大赛,“云笋”系列产品获得3000多万个点赞,线上销售金额近80万元,荣获大赛二等奖。

二是正在修建的宜昭(四川宜宾至云南昭通)高速从村边穿过,通车后,从村里开车到昭通不到1小时。竹笋加工厂负责人孙文彬说,届时,预计每吨竹笋产品的物流成本将降低500元,这笔费用也将回馈到老百姓身上。

在这些利好消息带动下,和其他大多数村民一样,张江海将自家闲置的山地都种上了竹子,这几年共补种了7亩多。

“我现在干劲十足,过完年,我要开始养土鸡了。”脱贫后,他又开始了新的谋划。

“不担心销路吗?”

“不怕!”张江海分享了他的观察所得:漫山遍野的竹林,保护了水土,美化了环境,村里客流人流剧增,天麻、土鸡等农副产品价格也涨了,大家开始瞄准了乡村旅游。

“我一定会成功!”他说。

《 人民日报 》( 2020年01月21日 04 版)

(责编:木胜玉、徐前)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键词: 脱贫汉子忙 扩产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