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全球报道:科普 “兵分多路”搜寻抗击新冠病毒的药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3-01  来源:中新网
核心提示:原标题:科普 “兵分多路”搜寻抗击新冠病毒的药物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全球众多科研机构正全力以赴,寻找

原标题:科普 “兵分多路”搜寻抗击新冠病毒的药物

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全球众多科研机构正全力以赴,寻找抗击病毒的有效药物。这场搜寻“兵分多路”,现有药物加紧筛选,特效药研发夜以继日,中医药对抗病毒的独特效果也受到关注。

“老药新用”可救急

作为一种新型病毒,科学界对新冠病毒了解仍十分有限,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有针对性特效药的研发。筛选广谱抗病毒药、“老药新用”更有希望解燃眉之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认为,当下必须竭尽全力使用现有“武器”来对抗这一病毒,同时做长期准备。

虽是“新型”,但分类上仍属“冠状病毒”。因此,对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等同类病毒有效的抗病毒药值得一试。

据世卫组织2月20日介绍,世卫组织新冠肺炎治疗方案研发计划重点关注的两项临床试验正在进行,预计3周内会获得初步结果。其中一种疗法联合使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洛匹那韦和利托那韦,另一种疗法使用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

瑞德西韦是美国吉利德科技公司研发的一款广谱抗病毒药,主要用于治疗埃博拉出血热和MERS等。此前相关研究已表明该药对冠状病毒的有效性,但尚未完成临床试验,也未获批上市。基于“同情用药”原则,美国研究人员对一名新冠病毒感染者使用了瑞德西韦,患者症状在一两天内显著改善,使这种药物备受瞩目。

洛匹那韦和利托那韦的联合用药也属于“老药新用”。此前有研究显示,这两种成分单用可抑制SARS冠状病毒,联用可产生协同作用。不过,一项最新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这一联合用药在改善新冠病毒感染者临床症状和加快病毒清除方面均未优于对照组。

此外,疟疾治疗药物磷酸氯喹已进入中国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冠肺炎第六版诊疗方案,有望在更多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疗效;抗病毒药法匹拉韦等也值得关注,科研团队正在递次推进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

特效药研发“有的放矢”

研发抗新冠病毒特效药,首先需要认清新冠病毒的“真面目”。因此,病原体研究、基因组测序等前期工作十分重要。发现新冠病毒后的几天之内,中国科研人员迅速将该病毒基因序列分享到公共平台上,让全球科研机构能在第一时间行动起来,对抗这一“共同敌人”。

根据中国提供的病毒基因组序列,美国一个科研团队日前首次绘制出新冠病毒一个关键蛋白分子的3D结构,这种蛋白可作为开发治疗性抗体、药物及疫苗的关键靶点。比如,可以据此设计与这种蛋白结合并抑制其功能的新型蛋白分子或抗体。该团队已将这一结构的原子坐标数据发送给全球多家实验室。

从研发方向上看,目前全球各家机构基本都参考了SARS和MERS的药物研发策略,包括开发有针对性的小分子药物、小干扰RNA药物以及中和抗体等。其中有些药物通过抑制病毒复制周期的酶及病毒表面蛋白等发挥作用,有些药物则通过提升宿主自身免疫力来阻断病毒进入宿主细胞。

特效药研发目前基本都处于初期阶段,待解决问题较多,所需周期较长。不过,一些新技术、新平台有望为药物研发“提速”。比如,已有研发机构表示,可利用快速筛选技术找到单克隆抗体,加快针对新冠病毒的药物研发。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近日与马云公益基金会合作,成立了针对新冠病毒药物及抗体研发的专门项目,由知名华裔艾滋病学家何大一担任项目总负责人。项目科研人员将用4种不同的方法来开发药物或抗体进而阻止病毒的复制。

无论怎样,新药研发不会一蹴而就。正如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周琪院士所说,我们都期待一个新药的出现,但新药出现有客观限制,也有时间要求。科学的事情不能降低标准,一定还要按照药物研发流程把它做完。

中医药效果受关注

中国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日前介绍说,中医药在阻断轻型新冠肺炎患者向重型发展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纳入了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并在不断完善。

英国伦敦南岸大学名誉教授妮古拉·罗宾逊近日与中国同行合作发表论文,探讨了中医药在新冠肺炎防治方面的应用。她认为,传统中药在治疗新冠肺炎方面展示出一定前景,并且“确实值得”投入资源深入研究它们所能发挥的作用,因为目前仅有很少的“工具”能够用于对抗新冠肺炎。

美国旧金山的注册针灸师米莎·科恩说,不少中草药可能适用于治疗新冠肺炎。有一些草药方经常被用于免疫支持,中医称为滋补方,可以补气祛湿,这些方剂具有不同的药理效果,可用于预防感染。另外有一些草药可以清热解毒,从西医角度看,具有特定的抗病毒和抗菌作用。

法国中医学术委员会委员马克·弗雷亚尔认为,中医药可以帮助退烧或排痰,而发热和咳痰正是病毒性肺炎的两种症状。不过,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而且中医药是基于个性化的治疗,因此在推广之前要注重加强研究。(参与记者:张家伟、周舟、陈晨)

【编辑:朱延静】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