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三农周刊 » 正文

全球三农周刊:中国“四力”齐聚,共绘美丽春耕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4-05  来源:中新网
核心提示:【地评线】中安时评:“四力”齐聚,共绘美丽春耕图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春管春播工作作出

【地评线】中安时评:“四力”齐聚,共绘美丽春耕图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春管春播工作作出指示,强调要在严格落实分区分级差异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全力组织春耕生产,确保不误农时,保障夏粮丰收。

“手里有粮,心中不慌。”解决好人民群众吃饭问题,是应对一切风险挑战的关键,只要人民群众的饭碗稳,民心就稳、社会就安,再大的困难和问题也必将迎刃而解。面对疫情的全球大流行,聚“四力”之合、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是当务之急。

政策要发力。恢复春耕生产,重点在提振信心,关键在政策发力。疫情发生后,从中央到地方相继出台惠农政策,如,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出台了《关于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做好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的通知》,财政部办公厅和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切实支持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的通知》,各地也从财政支持、信贷支持、农业保险支持等方面出台政策,目的旨在为农民解决后顾之忧、激发生产活力。如今春耕生产正在全力恢复,政策更需从严落实,为夏粮丰收提供强力保障。

科技要助力。春耕生产,耕种经验重要,科技助力也同等重要。当下,各地通过将云计算、大数据引入春耕生产,在探索“互联网+农业”、“科技+春耕”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云端指导、在线培训、物联网平台、智慧农业云平台等广泛介入生产,无人机、自走式植保机、智能拖拉机等新技术大量使用于一线,让春耕满是“科技范”。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还要继续坚持向科学技术要答案、要方法,依托科研攻关,为春耕生产的种、收、储、运、售等各个环节提供更多科技支持。

服务要全力。春耕恢复好不好,产品质量高不高,关键在服务。近来,随着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基本阻断,各地将惠农、助农服务搬进了田间地头,农专家、“田保姆”走出“线上”,开展“线下”指导,手把手教技术,帮农民解难题、找方法,有效保障了安全生产关;各地领导干部也开始走进“直播间”,为当地农产品代言,一定程度解决了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问题。在接下来的春耕生产中,还需在精准、高效上狠下功夫,全力以赴为农民提供差异化、个性化服务,推动春耕生产更好开展。

群众要给力。春耕生产,关键在人。要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春耕的积极性,除了政府提供政策支持、服务保障之外,也要发挥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通过农民自发组织、自发参与、自主管理,推动春耕生产有序恢复。疫情期间,各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社会组织已经展现出强大的组织力和号召力,短时间就为湖北和武汉输送了大量的粮食、蔬菜等生活物资。当前春耕压力仍大、任务仍重,还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社会组织主动出击,组织当地农民“报团取暖”、抓紧生产,主动找“饭碗”、端“饭碗”。

春天已至,农时不等人。各地要抓紧聚合“四力”、共绘美丽春耕图,让农田孕育丰收、孕育希望,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更加充足的物质保障。

【编辑:苏亦瑜】
原标题: 中安时评:“四力”齐聚,共绘美丽春耕图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