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浙江 » 正文

全球报道:做强专业“激活”课堂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培养改革侧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0-18  来源: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核心提示:梁晓宇虽然刚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却已是一家初创公司老板,公司不久前拿到了300万元的天使投资。梁晓宇把自己的“初步成功
梁晓宇虽然刚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却已是一家初创公司老板,公司不久前拿到了300万元的天使投资。梁晓宇把自己的“初步成功”归结为杭电特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我虽学的是英语专业,但学校实施‘英语+外贸’的专业复合培养模式,前两年在外国语学院接受英语专业教育,后两年进入经济学院接受外贸专业教育。我的思维方式和视野更加开阔,对创业帮助很大。”
记者了解到,除了“英语+外贸”,杭电还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学”等复合专业。这是该校近年来大力深化人才培养改革的缩影。
有减有加,让专业“火”起来
鉴于一些专业或者本身不够强,或者在社会上适应度不够,杭电从2013年开始优化专业配置。对平均转专业率、教师人均绩效、就业创业等情况进行综合考量,得分偏低的专业第一年出示黄牌,第二年出红牌警示,没有改善的“下线停招”。据杭电教务处处长徐江荣介绍,学校已经让连续得红牌的包装工程、印刷工程专业停止招生。“社会需求和接受度是一把大尺子,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不能闭门造车,要围绕社会需求来,该减的要减。”记者了解到,该校计划5年内持续进行“精准性的减法”,全校专业数减少20个左右,到2020年保持35~40个高质量的本科专业数。
杭电副校长胡华表示,专业数量做“减法”,是为了把专业做强。考虑到学校在信息、管理上的特色、特长,学校推动相关学院、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促进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调配,各种复合专业应运而生。
梁晓宇很自豪,他学的“英语+外贸”专业既有知识结构上的复合多元性,又有专业口径大的优越性,等于是拿了英语和外贸专业两个文凭。胡华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专业举例说:学生入学时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时则多拿了会计专业文凭,而且两个专业的教学是无缝对接、互为补充,所以复合型专业在招生和就业时“异常火爆”。
以人为本,让专业“动”起来
在胡华看来,学生专业能力强不强,除了看学校专业建设本身,还要看专业与学生“有多匹配”。为此,学校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加强“专业与学生契合度”“深化学生对专业认识”上进行改革。
通信工程专业大三学生代辉,对学校的“放开转专业”政策很感激。他入学时的专业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但兴趣不大。幸运的是,没花多大功夫,代辉在大一第一学期就转了学院、换了专业,以后每学期都拿到了奖学金。
在杭电受益这项政策红利的学生很多。该校规定,一至三年级,每学期每个专业提供已有专业学生总数8%上限的比例用于接收转专业学生。一年级所有学生可申请在全校范围内选择专业或学科大类,二年级所有学生可申请在同一学科门类中选择专业,三年级所有学生可申请在本学院内同一个二级类中选择专业;在校期间,每名学生有6次转专业的机会。“如此力度与规模,在全国都属罕见,目的只有一个,让学生能学到最适合的专业。”徐江荣说。
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发展的能力,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大学学习开端,学校还从2013年开始开设学科导论课。“让学生一入学即获得大学科背景中自主学习发展的导航系统,强化学科专业知识的内在理路与学习启蒙,重构‘从森林到树木’的知识进入路径。”该校法规处处长贺武华说,学科导论课解决了学生“为什么而学”“学什么”“怎么学”等基本问题,也让学生转专业时更加理性。这两年该校新生转专业的数量也在减少,从当初的每年600余人减少到400余人,“学生对专业背景更加了解,学生和专业的契合度更高了”。
创新工具,让课堂“活”起来
“在实施专业层面结构性改革的同时,也要进行课堂上的革新。”杭电校长薛安克说。
该校重视信息工具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致力把课堂“激活”。目前,已建立起集“一批教育信息平台、一批翻转课堂课程、一个互联互通的课堂互动系统”为一体的智慧课堂教学体系。
计算机学院教师韩建平是学校智慧课堂的开拓者和“集大成者”。自从2013年开始进行智慧课堂教学,他的课堂俨然成了“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几乎没有学生旷课,学生考试挂科率屡创新低。韩建平还特地做了课堂成效测试分析:“第一轮时带了同年级同起点的两个班,一个班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另一个班采用智慧课堂教学,发现后者的课堂成效高出前者15%以上。”目前,该校使用Hclick(杭电自主开发的智慧课堂系统)的课程总门数是456门,教师225人,学生总人次数达4.14万。
“社会上大学生就业难与一些用人单位招不到人的结构性矛盾一直存在,作为第一批5所省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杭电有责任、有动力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深化改革,在专业设置、专业契合度、课堂教学等方面更加紧密对接社会和学生需求,实现人才培养优化升级。”薛安克如是说。(作者:程振伟)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