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撸起袖子加油干】牵住牛鼻子,走上双赢路

   2017-05-25 人民网2350
核心提示:优质安格斯牛落户锡林郭勒草原。巴依斯古楞 摄看到家里来客人了,达胡巴雅尔两口子穿着工作服,从牛圈里赶了回来。达胡巴雅尔是

优质安格斯牛落户锡林郭勒草原。巴依斯古楞 摄

看到家里来客人了,达胡巴雅尔两口子穿着工作服,从牛圈里赶了回来。

达胡巴雅尔是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阿拉腾图古日格嘎查牧民。论牲畜头数,达胡巴雅尔家在当地并不是大户,但算起收入那绝对是拔尖儿的。原因就在于他整整念了10年的养牛经。

就在去年秋季,他家出栏了40头牛,收入达到40多万元。让人难以想象的是这40万几乎可以说是纯收入。原来,长期精养少养良种牛后,他家的草场得到了有效恢复,秋季打的草不仅够用,还能剩下不少。再加上旗里每头良种牛480元的补助,全部购买饲料后就基本上没有生产性开支了。

达胡巴雅尔家的邻居叫张双喜,也是土生土长的当地牧民。虽然两家的草场仅仅隔着一条网围栏,但一眼看去,差别非常明显。达胡巴雅尔家的草场里,半尺左右高的隔年的草掩盖着刚刚返青的小草,几乎看不到绿色。可是在另一个网围栏里,却被淡淡地绿色所覆盖。“能看到绿色是因为高一点的草都被羊啃光了。你看我家的草场,去年打完草后就没有让牲畜啃食。冬季下雪的时候,一起风,所有的雪都刮到我们家草场了。冬季有雪,返青时墒情也好。”达胡巴雅尔笑着说。为什么一样的草场,不一样的景色呢?原因还是出在养牛和养羊的区别上。

达胡巴雅尔家专业化养牛已过了10年。张双喜却一直养殖着羊群。眼看着达胡巴雅尔家不仅收入高,草场生态也保护好了,这下张双喜也终于下定决心,学达胡巴雅尔养殖优良的西门塔尔牛了。他说,去年把自家的羊群处理后,购买了30多头西门塔尔牛,今年也向政府递交了购买10头优良西门塔尔牛的申请。“一样的草场,效益太不一样了。下一步,我也要专业化养殖优良西门塔尔牛,走规模化养殖的道路。”张双喜如是说。

2016年以来,锡盟大力实施“减羊增牛”战略,给达胡巴雅尔提供了再次良化畜种的机遇。就在2016年底,他给旗里递交了购买50头纯种西门塔尔牛的申请。“每头牛自己出11000元,旗里政策性补助5000元。今年这50头牛回来后,我家畜群就真正成了纯种西门塔尔牛群了。”达胡巴雅尔充满信心地说。

达胡巴雅尔家拥有9400亩草场。按当地的草畜平衡标准可以养140头牛。可是在他的生态和经济账上,最大的盈利点就在80头牛左右。“只有保护好草原生态,我们的畜牧业才能迈进现代化。”他的一句话引人深省。(蔡冬梅 巴依斯古楞 毕力格图 梁亮)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1558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