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选集第一卷《中国复兴大战略》,九州出版社,2015。第64页,第68-69页。
应该给用土地换户口的进城农民家庭多少钱?
(中国城镇化大战略之八)
李 毅
在中国,土地是国家的,属于全体中国人,没有理由从个别人手中高价购买土地,一分钱都不给也合理合法。全中国农民都是中国人,要一视同仁,要照顾好所有交出耕地和宅基地的中国农民在城里的工作和生活。《国家规划》第二十四章是“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世行报告》第6章“改革中国土地管理”,用很长的篇幅,认真讨论了政府如何从农民手中买地的问题,基本倾向是土地私有化。我认为,对于放弃耕地、放弃宅基地、换取城市户口的农民,理应给予适当的金钱补助。但是,中国的宪法和法律明文规定中国的土地属于国家、属于全体中国人民。现在修改宪法和法律,把国家的土地变为农民私有土地,要国家从农民手上高价购买土地实现中国的城镇化,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不现实,也不合理。大城市郊区农民用天价卖地,是违法行为,此风不可长。
我认为,对愿意拿土地换户口进城当城里人的农民,可以考虑制定一个全国大体一致的补贴方法。比如,分配廉租房;适龄入学少年儿童立即就近上学;老人立即发给城市最低养老金;每个处于劳动年龄的劳动人口,每人按照当年全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发放十年安家费,不是一次性发给,而是每年发一次,发十年。2012年,中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565元人民币,发十年,就是25万元。中国还不富裕,还是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这样的代价,政府努力一下,还出得起。就农民而言,就要仔细掂量,看看划算不划算,能不能适应城市的紧张工作和拮据生活。为了下一代能够进城上学、能够做城里人,愿意放弃耕地、宅基地,到城里来住小房子、在劳务市场上拼搏,就拿土地换户口,举家进城来做城里人。吃不了这个苦,就继续保留农村户口,但不得享用城市社会福利。要逐步取消对不愿意拿土地换户口举家进城当城里人的农民工的各种优惠待遇。城里人有城里人的义务和权利,农民有农民的义务和权利。要当城里人,就要下决心放弃耕地和宅基地,全家进城拼搏。不愿意放弃耕地和宅基地,不愿拿土地换户口,就不能享受城里人的福利。
可以假设,如果要农民放弃耕地,现在70%的农民不愿意要城市户口;如果要农民放弃宅基地,现在80%的农民不愿意要城市户口;如果要农民同时放弃耕地和宅基地,现在90%的农民不愿意要城市户口。目前,反对放开16个500万人以上大城市的主要理由,是认定如果放开城市户口,农民就会涌进城市做城里人,城市将不堪重负,中国社会要走向动乱。我以为,如果中国城市社会坚持不改革,坚持大中城市户口在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特权,这是有可能的。如果坚持改革、坚决改革、尽快改革,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即使在现在没有改革的情况下,在珠三角,在全国,都持续多年出现了民工荒。由于城市工资不高、农民工在城市的工作生活条件不是很好、农民工在城市的前途不是很光明、农村家乡工作生活条件的改善,东部地区、沿海地区民工荒、招工难的情况已经持续多年了。大量中国农民,连打工都不原意来,他们愿意彻底放弃耕地和宅基地、拿土地换户口、举家迁移到城镇来吗?各种各样的调查和研究结果,都没有显示,当今中国有大量农民愿意立即彻底放弃耕地和宅基地,拿土地换户口举家来做城里人。
特别是,在城市改革之后,在16个500万以上城市的那些不应有的特权与城市户口剥离之后,更不会有大量的农民涌进这些大城市。设想一下,推测一下,计算一下,调查一下,当今中国农村,九亿多农村户口的人口中间,有多少人,有哪种人,有哪些地方的人,现在愿意立即放弃耕地、放弃宅基地,彻底离开农村,用土地换城市户口,举家迁移到城市,住廉租房,当城里人?我认为,目前,主要有两类人。第一类,已经不是打工仔、打工妹了,赚了钱了,在城里买房买车了,或者虽然没有买房但在公寓楼租了几年房了,孩子在农民工子弟学校上了好几年学了。这些人,已经是城里人了,只是没有上城市户口。甚至还有人,自己上了城市户口了,在城里买房买车了,多年没有种地了,但把老人户口留在农村,占着耕地和宅基地。对这类人,特别是已经买房的人,要动员他们立即举家就地上户口,交出老家的耕地和宅基地,彻底离土离乡。可惜的是,这类人,目前在九亿多农村户口人口中,比例不大。
第二类,就是老少边穷地区的农民和农村家庭。中国有些老少边穷地区的有些村庄,已经不适合人居。一些年来,地方政府已经做了一些迁移的工作,我去年在青海看到了若干废弃的村庄。但是,显然,全国还有相当一些不适合人居的村庄,等候迁徙和重新安置。这些村庄的农民,只要在城市连续工作五年以上,在廉租房连续居住五年以上,工作和生活都有准确的记录连续五年以上,就可以允许交出土地、宅基地,用土地换户口,举家迁入城市。中国人现在还有一个极其错误的思想,就是认为富人应该住在城里,特别是大城市中心区,穷人才住在远离城市的老少边穷地区。其实不然,就是应该把全国最穷的人,迁移到140个100万以上的大城市中来,特别是16个5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中来,这才是中国城镇化的精髓所在。为什么呢?本系列文章最后一篇要讨论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