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土溪镇的野鹿盖茶园。陈晓燕摄
“自2014年以来,共165人被追究责任,其中市厅级干部1人、县处级干部9人,有2人被免职、81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贵州省林业厅巡视员杨洪俊表示,贵州是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屏障,林业生态红线面积占到全省面积的34%,以雷霆手段保护森林等自然资源,是贵州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题中应有之义。
近年来,贵州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一起守、两个成果一起收,探索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新路子。
植绿——
“两江”上游生态屏障基本建成
黔西县花溪乡的罗炳彪老两口70多岁了,几亩坡耕地刨不动了。“荒着就荒着吧。”老人话头上这样讲,可看着光秃秃不长庄稼的山坡坡,心里还是不得劲。去年花溪乡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老人扛着锄头带着饭,上山种下30多亩李子树,“不光是冲着每亩240元的补助,望着山上一片绿荫心也舒坦。”
近两年来,花溪乡大力实施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绿化等重点项目,结合本地自然条件,按生态林、经果林统筹分类实施,2016年完成新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布朗李种植1325亩,石漠化治理封山育林4000亩;今年完成新一轮退耕种植4660亩,全乡森林覆盖率已达71.7%。
花溪乡是贵州践行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生动样本。在今年4月份的贵州省十二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陈敏尔表示:“今后5年,贵州将更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富省、绿色惠民,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全力构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长城。”
贵州有中国“公园省”的美誉。地处长江、珠江上游的贵州是“两江”流域的重要生态屏障,为了守住绿水青山,贵州付出了不懈的努力。
今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省、市、县、乡、村五级共21万名干部职工,上山开展义务植树,种植各类树木80多万株。这一“惯例”在贵州已坚持3年。3年来,通过种植纪念树、“以资代劳”等多种方式,义务植树得到广泛推广,仅2016年全省就完成义务植树5600万株,参加义务植树1368万人次。
2016年,全省累计完成造林面积528万亩,全省森林面积达1.374亿亩,森林蓄积4.25亿立方米。从2000年以来,贵州连续16年实现森林覆盖率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以上,从“十二五”初的41%提高到去年底的52%,“两江”上游生态屏障基本建成。
贵州添绿,不仅局限于“植”,更在于“治”。今年3月,贵州省政府办公厅印发《贵州省环境保护十大污染源治理工程实施方案》,向贵阳市小寨坝片区开磷集团污染源、贵阳市开阳县洋水河磷矿开采及磷化工企业污染源等十大污染源宣战。
“以实施污染源治理工程为抓手,守住山青、天蓝、水清、地洁的底线。”贵州省环保厅厅长熊德威表示,截至去年底,全省市州中心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6.6%,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6.5%。
掘绿——
绿色经济“四型”产业占GDP比重达33%
走进凤冈县“茶海之心”茶旅一体化景区,近3万亩茶园在清风吹拂下翻腾着绿浪,让人心旷神怡。从2001年起,凤冈以茶产业为突破口,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每年投资上千万元资金用于发展生态茶、有机茶。如今全县茶园面积近50万亩,涉茶群众达20余万人,茶叶加工企业250多家,带来综合产值46亿元。
“公司有两个清洁化茶叶加工厂,上万亩茶叶基地,去年公司产值突破亿元大关,茶叶专业合作社带动当地600多农户增收致富。”仙人岭公司总经理孙德礼把这一切归功于生态产业带来的实惠。
植好一棵树、造好一片林是厚植绿色家底,而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则是把贵州的生态优势进一步转变为“发展福利”和“民生福祉”。作为中国首批国家级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不断深入推进绿色发展,在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的同时,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正在成为多彩贵州的主旋律。
林兴民富。由林业厅牵头实施的7个现代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去年实现总产值34.52亿元,入驻企业111个,农民合作社87个,从业农民达5.04万人,园区+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格局初步形成。贵州省林业厅厅长黎平表示,2016年全省林业总产值实现1000亿元,绿色经济进一步壮大。
以大生态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贵州因地制宜发展环境生态友好型产业,大数据、大健康、现代山地高效农业、文化旅游、新型建筑建材五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产业发展路径选择逐渐明朗。今年一季度,贵州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完成67.5亿元,同比增长34.3%;电子信息制造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5.1亿元;大数据招商引进87个项目,投资总额达220多亿元……
“截至去年底,全省生态利用型、循环高效型、低碳清洁型、节能环保型的绿色经济‘四型’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3%。”熊德威表示。
护绿——
制度创新方兴未艾,引领绿色发展
今年2月,贵州发布《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明确到2020年,实现全省森林、草地、湿地、水流、耕地等重点领域和禁止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等重要区域生态保护补偿全覆盖,多元化补偿机制初步建立,基本形成符合省情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体系。
在赤水河流域,2014年以来,遵义市向上游毕节市共缴纳生态补偿资金2800万元,补偿资金专项用于流域水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弥补保护水环境的经济成本。
由于率先落实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引入第三方进行污染治理等,赤水河被称为贵州的生态河、改革河。但贵州的生态制度创新,不止于一条河。
今年3月28日,贵州省清镇市人民法院生态保护法庭,办结了一起由贵州省人民政府提起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司法确认案件。此案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后,全国法院办结的首例案件。
目前,贵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初见成效。已起草完成《贵州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方案(试行)》,明确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应当遵循的原则、磋商主体、磋商程序的启动条件、磋商程序及内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司法登记确认、保障措施等重大问题;还完善《贵州省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调查采样规范》等制度和技术规范,实现了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从无到有的突破。
工作不到位,考核动真格。今年3月,《贵州省全面推行河长制总体工作方案》正式印发实施,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行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制,由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一把手”担任。同时严格考核问责,全面推行将河长制工作纳入省对各市(州)和县域经济综合测评考核、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绿色发展,知行合一。贵州省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引领,从体制机制建设、环保责任落实、环境质量改善等方面集中发力,大力度、大范围清偿生态历史欠账,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还给大自然、还给“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一方百姓。
原刊于《 人民日报 》( 2017年06月10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