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11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高考第一天,一条“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的草鱼将29万的浙江高考考生难住了。这条诡异的草鱼来自语文的阅读理解题《一种美味》,写的是一户贫困家庭用巴掌大的“草鱼”和豆腐熬汤,文末锅里的草鱼蹦到了地上,“眼里闪着一丝诡异的光”。出卷老师设置的问题是“小说设置了一个意外的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对于大部分没有苦难记忆的高三学子来说,这篇文章显得有些艰涩难懂,更读不懂草鱼眼里诡异的光。考完后,很多考生找到原作者巩高峰的微博留言询问,“那道诡异的光究竟是什么光,表达了什么?”而巩高峰则在微博上回应,自己也不知道结尾有什么意义。
有网友邀请巩高峰也做一下这道题,巩高峰做了一份,特意拿浙江考试院发布的标准答案做了对比,最后得了80%的分,没有全答对。他表示,出题老师对文章理解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到位。
几年前巩高峰的外甥曾让他做过自己文章出的考试题,结果没及格。因而有网友调侃高考题“标准答案不出来,作者都不知道自己想表达的是什么”。这种阅读理解题的答案设置是否合理?阅读理解的评分标准又该如何考量,一时之间成为人们的热议的话题。
我们把视野投向海外,看一看其他国家语言考试的阅读理解都怎么出题?答案如何设置?注重考察考生什么方面的能力?
首先到澳大利亚。全球华语广播网特约澳大利亚观察员胡方介绍,澳大利亚语言类考试的题目通常十分主观,绝大部分阅读理解的回答都是以分析文本为主,选择题或是唯一标准答案的题目非常少,有的州考卷里根本没有这样的题。阅卷老师根据打分大纲来衡量答案的分值。如果母语不是英文,参加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考试会有听力,但是听力考试也不是选择题,听完之后根据问题来进行回答,没有特定的唯一答案,根据打分大纲来衡量。
在写作部分,有时出题会比较灵活,例如给出几张图片,像海滩、博物馆、农田等,选出其中一张编写一个故事这一类的题目。有一些州大作文的写作是针对一部书的阅读而展开的,这部书的选定在很早之前学生就已知道并开始准备,到正式考试时写作题目依据这本书而作出,往往题目也不会很偏,学生很容易压中考题而提前进行准备。
再把视线转到法国。历史上很多法国作家在世界文坛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文学一直是法国人引以为豪的领域。北京法语联盟教师、法语水平测试考官马克说,法国高考分为三个专业方向,文学、科学和社会经济学。考试形式上,除了笔试还有20分钟的口试,考生现场描述阅读过的文章,然后回答考官的提问。对于文学方向的考生要额外加试,学生要对所有学过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总结。由于阅读理解没有标准答案,所以同一份试卷通常要多名教师批阅,所耗费的人力成本相对较高。法国高考阅读理解的形式不一定要看是考什么专业,不一样的专业有不一样的考试形式。科学专业和经济社会学专业只考一次阅读理解。阅读考试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书面描述作者的观点和写作方式,有时要比较两个作者的作品,另一方面是口语考试,学生准备十分钟的文章介绍,老师还有十分钟问问题。文学专业的学生还要考所有学过的作品,目的是检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最后再到欧洲另外两种语言的国家——德国和俄罗斯。全球华语广播网特约观察员张舜衡表示,从德国和俄罗斯的有关考试套路来看,中规中矩者居多。但在以严谨著称的德国有时也会发生乌龙事件。德国至今没有全国统一的高考制度,各州组织的毕业考试成了大学招生标准的关键。今年Baden-Württemberg(巴登-符腾堡)州的语文考试,在阅读理解环节中,出题人选择了一篇于1960年发表的德国作家的短篇小说,但考卷上却印成了1949年。该州文化部通知各学校修改这处错误,结果却有两所中学忽略了。这两所中学的考生纷纷把这篇文章的主旨理解成战后情绪问题,答题角度一偏千里。德国有申诉制度,受语文阅读理解和数学考题影响的考生都会被组织参加重考。
俄罗斯高考阅读理解的文章都是来源于已故作家的传世经典创作,这就造成俄罗斯语文试卷的材料选取不够丰富、形式固化,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但答案只要言之成理、观点独到,就有可能拿到高分。
张舜衡介绍,俄罗斯全国统一高考的历史并不长,高考语文卷的阅读理解和写作题一般共用一篇阅读文章,且阅读文章来源均为已去世作家的传世经典创作。以2016年的俄罗斯一份语文考卷为例,阅读理解文章来源于1968年去世的苏联作家帕乌斯托夫斯基(Паустовский)的创作。考卷中整个阅读理解部分共有5题,且全部是选择题,不存在无范围地猜测作者意图的主观回答。在写作方面,学生自由发挥的范围非常广泛,可以根据阅读理解文章中观点进行赞同或者反对的讨论,重点为了考察学生的哲学思辨能力,没有统一答案,更无观点对错之分。如果考生想拿到理想的分数,必须谈出自己独特的观点,甚至有些出格都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