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今年一亩地能打多少斤?”
“五婶儿,地都种上了吧?”
“三哥,化肥拉回来没有?”
……
6月3日早上,邓州市交通局驻穰东镇张拔村第一书记于高翔一到地里,就不停地和乡亲们打招呼,这时候的于高翔俨然是个种地的“老把式”。
“别看他是90年的人,那可是扶贫攻坚的主力军,修路、架桥、通自来水、电网改造、学校复课,改变村里的农业产业结构,都离不了他。”张拔村党支部书记刘泽西告诉记者。
从“城官”到“村官” 鱼水情更浓
“2015年9月初,根据市委组织部统一安排部署和市交通局的号召,我荣幸地被选派到张拔村担任‘第一书记’。”于高翔说,从机关到基层,从“城官”到“村官”,“第一书记”的工作环境、工作对象、工作任务都发生了变化。
如何才能尽快接上“地气”当好“村官”?只有不做“过山鸟”,甘当“花喜鹊”,于高翔坚持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端起粗瓷碗吃吃农家饭,坐在板凳上聊聊农家事,挽起袖子来干干农家活……22个月的基层行,进家入户,摸清贫困户底子,积极参与村级事务,拿出绣花的功夫,为精准扶贫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在,于高翔站在村里地头,随口就能说出这是谁家的地,去年种了什么,今年种什么。
“全村508户,严格按照‘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定’的步骤,最终将我村贫困户定为14户,其中8户是因病致贫,5户是缺劳力,1户是缺资金。”说起村里贫困户的情况,于高翔如数家珍。
摸清了底子,找准产业帮扶的脱贫路径是关键。去年9月份,于高翔和穰东镇扶贫办、村“两委”干部一起,与有能力饲养羊羔的贫困户签订了《养羊协议》,并在第一时间为他们送去了羊羔与饲料。去年年底羔羊育肥后,于高翔积极联系销路,让“扶贫羊”在春节顺利上市,使贫困户过了一个丰收年。
不光扶贫,更要扶智。于高翔积极联系南阳师范学院农业工程学院,于去年7月4日,组织十数位农业专家、博士、在校大学生,开展“精准扶贫 科技支农”志愿活动,深入田间地头为广大农民现场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看望慰问了贫困户。
这干部不孬 是个干实事的
“一百个‘你好’,不如干成一件事好。”这是于高翔的最深体会。
进农家门、知农家情、暖农家心、办农家事,经过数月的走访调查,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就是洋洛河上无桥,严重影响村民生产生活。
记者了解到,流经张拔村的洋洛河,把该村耕地一分为二,每到雨季,洋洛河水位暴涨,造成村民无法过河从事农业生产,往往需要绕道几公里,才能到自家地头,对开展农业机械化作业和村民出行安全造成极大不便。
“去年4月份,我将洋洛河修桥事宜汇报至市交通局。交通局高度重视,立即进行现场勘测,共投资一百四十余万元,在洋洛河修建一座长50米的桥,连接两边道路。”于高翔告诉记者,洋洛桥现已竣工通车,这一工程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更是了结了张拔村群众多年来梦寐以求的一桩心愿。
“这干部不孬,是个干实事的。”村民的心里话让于高翔腰杆硬了,工作更有底气了。
不单单是架桥,争取“村村通”项目,把村里2.5公里的泥巴路修成了水泥路;通过对学生家长的一一走访,整修村小学地坪,村小学顺利复课,让村里生机焕发;经过多方协调,投资一百余万元的安全饮水项目,让村民吃上了放心水……
正是把群众放在第一位,于高翔用真心为村民办实事,在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建起了一座座“连心桥”。
当好“领头雁” 立根固本强堡垒
群众最盼望的是什么?就是甩掉“穷帽子”,过上好日子。这就需要发挥基层党组织桥头堡功能,当好“领头雁”。
抓好班子建设、夯实基层基础是关键。于高翔与村“两委”干部们一起认真贯彻落实“4+2工作法”,完善各项基层组织生活制度,着力解决本村各项重大事务。
“在坚持抓好村支‘两委’班子建设的基础上,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力度。利用网络资源从优秀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认真落实流动党员‘双向共管’职责,吸纳了素质高、能力强、有致富经验的村民入党。”于高翔说道。
与此同时,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把“四化双评”工作做到实处,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使社会治理达到“公开透明、积极回应、广泛参与、公正公平、廉洁稳定”目标。目前,该村“四化双评”阵地已高标准、高质量建立,全村信息全部输机完毕。
正如群众所言,在“小于书记”的帮扶下,“两委”班子成员干事创业作风、团结协作精神、廉洁自律意识明显增强,农村党员先锋意识、表率作用明显提升。
实践出真知,群众需要干部,干部更需要群众。农村是一个大课堂,谁能吃苦、谁不怕困难、谁能和群众打成一片,谁就能学到在书本里学不到的东西、掌握在机关练不成的本领。(作者:王言 来源:邓州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