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孙三代火车司机翻阅奖状
“一推银闸把拉动铁长龙”,火车司机牵动的一节节车厢,承载着每位国人成长中的点滴回忆。内蒙古呼和浩特路局包(头)西机务段老王家三代火车司机把草原列车开的很“响”。半个世纪来,王有、王旭东、王鹏祖孙三代一次次推动蒸汽、内燃、电力火车的银色闸把,驾驭不同时代、不同机型的“钢铁长龙”驰骋在祖国正北方。“宁可身子热、不让脸上烫”的老王家凭借爷孙三代的传承与坚守点燃火车司机的责任与担当,见证草原铁路的变迁与发展……
“宁可身上热 不让脸上烫”
第一代蒸汽机车
“来了铁路就要开火车!因为光荣!自豪!”今年70多岁的王有翻着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发黄的照片上,年仅31岁的王有通过5年司炉、5年副司机的“试炼”,终于成长为新中国成立后的一名蒸汽机车司机长。1958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新中国的铁路事业进入有计划、大规模的建设时期。1958年11月1号,呼和浩特铁路局成立。
1965年夏天,21岁的王有新婚不久就从内蒙古呼伦贝尔奔赴巴彦淖尔,“开火车”成了王有上个世纪的“铁路梦”。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技术速度只有20公里的蒸汽机车,前面是蒸汽机和锅炉,中间是司机室,后面是煤水车。“夏天钻雨、冬天钻风”成了王有心头抹不去的铁路记忆。
不同时期的肩章
“咱宁可身上热,也别让脸上烫!”王有笑着说,干活儿累点儿让身上发热咱不怕。怕的是工作干不好,别人戳咱脊梁骨,让咱脸上发烫。191.7公里从临河站到石嘴山(后改为惠农)站单程货运最长运行时间达22个小时。遇到上坡时,添十几锹煤、蒸汽机车才吐一口气,这才能看见轮子嘎吱、嘎吱转上四分之一。“一趟车下来,除了牙是白的,身上都蒙着一层黑,但‘累、脏、熬心’的工作环境没能磨灭王有开火车的初心。司炉工作一年之后,王有不仅达到“14分钟投280锹”、烧出簸箕型火床的标准,还练就白球鞋烧煤也不脏的投碳技巧。
时光荏苒,蒸汽机车气势磅礴地喘息逐渐被内燃机铿锵有力的轰鸣声代替。时隔19年,老王家第二代火车司机王旭东凭着父亲这股子韧劲儿,才18岁高中毕业就成功通过铁路局统一招工考试,成为一名“大车”。
脚踏实地刻苦钻研 “火车头”奖章见证内蒙古铁路辉煌
王旭东三个版本的火车司机证
“这是咱铁路局上内燃机时的驾驶证,”王旭东将驾驶证背后的提职命令翻出来递给王鹏。“十一五”时期,呼和浩特铁路局开展了建局50周年来以来首次大规模铁路建设,实施铁路电气化改造,结束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没有电气化铁路的历史。
1994年,已经开了10年蒸汽机车的王旭东放下开蒸汽机车时背着的“油包”,拎着干净的背包、穿着干净的工作服坐在干净整洁的内燃机车司机室。“火车机型更新,最大的改变是提速让实际行驶距离缩短了。” 191.7公里从临河开往惠农的火车,王旭东平均7、8个小时就能完成一趟火车值乘任务,比王有开的蒸汽机车时快了一倍。劳动强度降低、运行速度提升、工作环境改善在王旭东眼里则是“平稳操纵、安全正点”的火车驾驶要求更高了
怎么把内燃机车开好?王旭东从满墙的业务书中寻找答案。由于长时间学习、摸索,王旭东连续多年被评为机务段、铁路局、铁道部先进。2003、2005年秋天,王旭东参与值乘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牵引运输任务,安全正点到达,顺利完成任务。2009年,包西机务段第二次动力转型,第一台电力机车出库上线。2010年王旭东和当兵复原的王鹏一同考取了电力火车驾驶证,如愿开上了电力机车。
王旭东所获得的荣誉
“咱干一行,爱一行,可干得好坏不是说出来的,而是自己做的出来,”王旭东家中至今保存着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不同时期的驾驶证及调令。满抽屉奖章、奖状不仅记录着王旭东驾驶火车的“成绩单”,也见证了内蒙古铁路事业不断推进的 “成绩表”。众多奖牌里,王旭东最喜欢的是一枚编号311的金色“火车头”奖章。“连续三年段先进,再评上路局先进,连续三年局先进,才有资格参评‘火车头’奖章的资格,”王旭东将奖章红绶带捋直放在王鹏手心。“干啥活儿,咱力争要做到最好,待人实诚、对事认真,荣誉和脚踏实地的付出啥时候都是成正比的。”
“争取早日开动车,不拖老王家后腿!”
王鹏年幼时“实习”开火车的照片
确认仪表各项指标正常。
距王有出任第一代蒸汽机车司机的第46个年头,王有的孙子王鹏退伍择业成为包头机务段的一名火车司机。王鹏出车时,爷爷王有总会翻出孙子儿时的照片。照片里7岁的王鹏手握闸把目视前方,“实习”开火车的姿势有模有样。“小时候,经常听爷爷、爸爸讲他们开着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的趣事儿。”王鹏童年沉浸在火车的故事中,他喜欢听爷爷讲起蒸汽机车爬坡时,轮子嘎吱、嘎吱的动静;他喜欢偷偷翻开父亲行车书包里的手帐,体验父亲火车驾车途中遇到的点滴;喜欢顶着正午烈阳蹲在家门口,细数正点抵达临河站的火车机型……
火车司机登记出车信息
2010年和父亲一同考取电力火车驾驶证的王鹏如愿登车“试驾”。面对密密麻麻的电路图和各种电子模块,王鹏“除了兴奋还是兴奋”。“跑车头一年就赶上电力机车更新,喜欢的不得了,”王鹏回忆道,仍是临河到惠农的191.7公里,爷爷需要22个小时完成的车程,眼前的电力机车只需要2个多小时就能安全、正点到达。“爷爷老说开火车是世界上最难的事儿”,可在王鹏眼里现在火车司机之所以难当,是因为铁路牵引动力设备迭代更新越快,就有越多的新技能新知识需要更新。王有出车时背的书包里多是工具,而王鹏出车时书包里总放着四五本业务书,因为“遇到突发情况,专业书里往往能找到解决‘疑难杂症’的好办法。”
王鹏翻阅车站注意事项
2011年以来,呼铁局不断优化机车交路,改进乘务方式,为运输经营增长搭建了新平台。从旧式韶山型机车到最新式和谐性机车,电力机车的不断进步有效提升草原铁路的运能运力。
“安全、正点、到达是对我们火车司机的基本要求,”6年的火车司机经验让退伍转业的王鹏由一名运输新手变身驾车“老兵”。每次出勤前王鹏都要仔细查看电力机车接触器和继电器的触头、触指,手摸、锤触、敲击不放过任何一个故障隐患。“与其他铁路工种不同,火车司机要把功夫使在前头,”王鹏边排查电力机车边说。现在人们总讲反馈,运行列车最主要的事是完成一项项“前馈”工作。只有排查到位才能准确无误完成每次出车任务。
王鹏登上火车等待发车
2015年,内蒙古动车组列车正式投运。每天15列“公交化”的动车往返于呼和浩特、包头、乌兰察布三地,形成了三小时铁路经济圈,内蒙古多条高铁线路也在不断新建。看着包头火车站急速前行的动车,王鹏心动了。“要早日开上动车,不能给咱火车司机‘世家’拖后腿!”
王旭东与王鹏翻阅火车工具书
工作间隙,王鹏报了交通管理专业班学习动车原理,一下班他就钻进有经验司机长宿舍请教专业技术。跑车、学习、回家,“三点一线”的生活节奏成为王鹏的工作日常。“爷爷从司炉到司机长,爸爸从蒸汽机电力机车,我怎么也得开上动车,不然就拉了全家的后退,”89年出生的王鹏打趣道。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王鹏终于考取了动车资格驾驶证。“早一天开上动车,带爷爷体验一把现在的草原速度”成了王鹏如今最大的心愿。
一切正常,准备发车!
记者手记
“铁路上干一辈子的人多了,我们家很普通。”是采访时祖孙三代都常挂在嘴边的话。从上个世纪王有“来了铁路就要开火车!”到新世纪王鹏“不给老王家拖后腿,争取早日开动车!”老王家一门三代火车司机,用“普通”的传承书写着内蒙古铁路人的笃定与坚守。
草原列车的车轮滚滚向前,车辙里印记无数“普通”的火车司机用平凡的执着一次又一次推动手中的“银闸把儿”,一次又一次推动“中国速度”在内蒙古大草原不断提档升级。他们用点滴坚守汇流成内蒙古自治区半个世纪铁路事业蓬勃发展的不竭的动力,承载着铁路人的梦想与荣耀驶向远方、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