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媒体!“假记者”这只苍蝇,不会去叮无缝蛋

   2017-07-08 本地焦点2580
核心提示:(原标题:“假记者”这只苍蝇,也不会去叮无缝蛋)7月5日,记者随全国扫黄打非办来到河北省衡水市,对全国扫黄打非办和公安部挂

(原标题:“假记者”这只苍蝇,也不会去叮无缝蛋)

7月5日,记者随全国扫黄打非办来到河北省衡水市,对全国扫黄打非办和公安部挂牌督办的特大假记者团伙案进行采访。据衡水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办案人员葛涛介绍,该团伙人数众多,连续多年对衡水、沧州、石家庄三市十余县的企业实施敲诈勒索,影响极坏。(7月6日法制网)

这是一起轰动全国的“特大假记者团伙”案件,仅仅是抓获的团伙成员就达到了22人,仅仅是已经知道的敲诈勒索案件就达到了38起。假记者横行确实可怕,他们扰乱了正常的新闻秩序,把这些人绳之以法,是大快人心的。

不过,从这起“特大假记者案件”的侦破情况来看,也还有思路拓展的空间。假记者的落网,并不是被勒索企业举报的,而是警方主动办理案件揪出来的。那么,为何这么多被假记者敲诈的企业,心里愤愤不平地怨恨着假记者,却还是乖乖地拿出钱款交给假记者?

如今记者管理越来越严格了,所有的记者都在国家新闻出版部门有记者证的备案,只要企业被敲诈的时候,查验一下记者证件,与网络上公开的证件对照一下,就能分清楚谁是真记者谁是假记者,这并不存在技术难题。其实,被讹诈的企业有的也知道这些人是假记者,只是心里有鬼才害怕鬼而已。作为一家企业而言,如果自己是洁身自好的,如果自己是清清白白的,假记者又能拿他们怎样?

老话说得好,苍蝇不叮无缝蛋的,假记者是一只只嗡嗡作响的苍蝇,可是这一只只假记者的苍蝇,也不会去叮咬无缝的鸡蛋。叮咬无缝的鸡蛋的后果,只会是自己劳心费力,却不可能有多大收获。人家本身没有问题,也就不会乖乖掏钱了。查处假记者是必须做的事情。但是,只查处假记者,这不是圆满的查处。还应该看看,那些被假记者敲诈的企业,为何心里骂着假记者,嘴里却甜言蜜语地臣服?他们究竟是为了息事宁人一再忍让,还是为了掩盖某些问题而花钱消灾?

如果只是息事宁人,那还情有可原。如果是为了花钱消灾,掩盖一些问题,这就是最大的问题了。对于执法部门而言,要深入调查,看看那些向假记者低下头、弯下腰的被敲诈企业,是不是存在违法问题?

总之,对于被“假记者团伙”敲诈的企业,相关部门也该好好调查调查。来源; 来源:红网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1558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