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 » 正文

全球报道:重大突破!抗癌个性化疫苗首次大获成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7-13  来源:微海南
核心提示:刚刚,美国波士顿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Catherine Wu教授团队和德国缅因兹大学Ugur Sahin团队分别宣布了两项临床I期试验结果,针对

刚刚,美国波士顿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Catherine Wu教授团队和德国缅因兹大学Ugur Sahin团队分别宣布了两项临床I期试验结果,针对不同肿瘤突变定制的个性化疫苗,在黑色素瘤患者治疗中大获成功[1]!


Wu教授团队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2],接种疫苗的6名黑色素瘤患者中,4人肿瘤完全消失,且32个月内无复发!另外2人肿瘤仍然存在,在接受辅助治疗后肿瘤也完全消失;另一团队的结果显示[3],在13位接种疫苗的患者中,8人肿瘤完全消失且23月内无复发,其余5名患者由于接种疫苗时肿瘤已经扩散,有2人出现肿瘤缩小,其中1人接受辅助治疗后肿瘤完全消退!


这是首次在临床试验中取得成功的癌症疫苗研究报道!两组团队的研究成果同时发表在 7月5日的《Nature》上!


癌细胞


癌症的治疗思路,听起来十分清晰简单,就是清除肿瘤细胞,同时保护健康细胞。然而想要做到这一点,科学家们已经是费尽了各种「心机」。


细胞因为发生了基因突变,出现不受控制地增殖分化,最终发展成为恶性肿瘤。在癌细胞表面存在着许多由突变基因编码的异常蛋白,按理说,这些异常蛋白应该被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并引发免疫反应将癌细胞一举清除。


然而,由于肿瘤细胞发展迅速,极善伪装,而且不断突变,面对凶猛机智的肿瘤细胞,原本强大的免疫细胞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甚至还会对一些肿瘤细胞「视而不见」。在肿瘤微环境中形成的免疫抑制,更是让免疫系统陷入「瘫痪」[4]。


虽然目前最前沿的免疫治疗疗法,能够改造对肿瘤细胞「不上心」的T细胞,使其重返战场,但是目前这种治疗方法也有着明显的缺陷和限制[5]。过度降低免疫应答门槛,自然会导致过度的免疫反应和各种炎症,而最受热捧的CAR-T技术目前也只对个别癌症的部分患者有效。


面对困局,也许应该另辟蹊径,以奇制胜。研究人员曾猜测,肿瘤细胞表面存在着各种突变基因编译的蛋白质,却无法引发免疫应答,原因可能是这些异常蛋白表达量不足以引发免疫反应。


科学家一直以来就期待着使用这些异常的蛋白质,作为制造癌症疫苗的抗原。而肿瘤基因组测序的开展,以及癌症免疫治疗的发展,使得该方法成为可能。2014年《Nature》杂志就曾经发表过[6],在小鼠模型中使用肿瘤异常蛋白作为疫苗来增强免疫反应的研究,然而关于癌症疫苗的大多数临床研究都没有成功。


Wu教授团队在论文中提到,为了创建个性化疫苗,研究人员对每位患者的肿瘤细胞和健康细胞的DNA进行了测序,以鉴定出肿瘤特异性突变,并确定相关的异常蛋白。然后,他们使用一种算法来分析和预测哪些异常蛋白可以更好地与MHC蛋白结合。


Wu教授团队个性化疫苗制备过程


Ugur Sahin团队个性化疫苗制备过程


在免疫应答过程中MHC蛋白参与抗原的识别和提呈。如果与MHC蛋白结合的抗原,能够被T细胞识别,则T细胞就会对含有这种抗原的任何细胞产生攻击。


经过一番努力,Wu教授等人为每位患者找到了20多种异常蛋白作为疫苗研发的新抗原;Ugur Sahin等人使用类似的方法,在每位患者中寻找10多个能够与MHC蛋白更好结合的新抗原,然后制造出对应的RNA药物。


在对患者手术切除肿瘤后,进行疫苗接种。令人惊喜的是,两个团队开发的疫苗,均激发了患者体内CD8+T细胞和CD4+T细胞的强烈应答!


CD8+T细胞(杀伤性T细胞),在受抗原刺激后分化出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前者能够特异性攻击带抗原的靶细胞,后者则对抗原具有记忆功能。而CD4+T细胞作为辅助性T细胞,可以分泌细胞因子,调节或者协助免疫反应。


Ugur Sahin团队疫苗接种前后核磁成像对比


临床试验的结果,正如文章开头提到的那样,大获成功!Wu教授团队的6名患者中,在接种疫苗后尽管有2名患者肿瘤出现复发,但随后经过PD-1抑制剂治疗均出现了完全缓解。Ugur Sahin团队接种疫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中,有一位患者携带能够抑制MHC表达的基因突变,这也可能是肿瘤细胞逃脱免疫应答的一种机制。


Sahin指出,「疫苗接种后患者的肿瘤转移显著降低,而在发生肿瘤持续或复发的情况下,辅以PD-1抑制剂治疗则能够有效地对抗。」将疫苗和PD-1抑制剂结合使用,已经成为研究人员在接下来更大规模临床试验中的重点考虑。



疫苗和PD-1抑制剂结合(a,b 阻断PD-1通路的免疫治疗,激活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攻击,但有可能出现癌症复发;c,d 疫苗治疗后,对于未消除的肿瘤或复发的情况,再结合PD-1抑制剂治疗,达到清除肿瘤的效果)


华盛顿大学肿瘤免疫学家Robert Schreiber说[1],「我相信个性化疫苗将是一种新的方法。」同时他也表示,虽然论文中研究数量很少,也缺乏对照试验,但结果十分令人鼓舞。论文随附的评论文章作者、荷兰莱顿大学医学中心的Cornelis Melief认为,这可能是一个改变游戏规则的方法!


但是,肿瘤疫苗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毕竟这两个团队都花费了近三个多月的时间来研发出个性化疫苗,这可能会耽误许多癌症的治疗。当然,这个问题也会随着技术的成熟得到改善。对此Wu表示,接下来他们能够将时间缩短至6周以内。


此次发表的两项研究,已经证实了这种方法的巨大潜力。听起来为每一位癌症患者分别开发个性化疫苗,似乎是一件十分麻烦的事情,但是现在一些大的制药公司已经开始了相关试验。实际上,这种疗法并不比目前的其它各种疗法更复杂,况且肿瘤疫苗疗法还更加安全有效。


而个性化疫苗是否适用于其它类型的癌症,如何与其它疗法更好地结合,这些问题也将会随着接下来一大波临床研究的开展,而得到解答。


参考资料:

  • [1] http://www.nature.com/news/personalized-cancer-vaccines-show-glimmers-of-success-1.22249

  • [2] https://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aop/ncurrent/full/nature22991.html

  • [3] https://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aop/ncurrent/full/nature23003.html

  • [4] Pitt J M, Marabelle A, Eggermont A, et al. Targeting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removing obstruction to anticancer immune responses and immunotherapy[J]. Annals of Oncology, 2016, 27(8): 1482-1492.

  • [5] Naidoo J, Page D B, Li B T, et al. Toxicities of the anti-PD-1 and anti-PD-L1 immune checkpoint antibodies[J]. Annals of Oncology, 2015, 26(12): 2375-2391.

  • [6] Gubin M M, Zhang X, Schuster H, et al. Checkpoint blockade cancer immunotherapy targets tumour-specific mutant antigens[J]. Nature, 2014, 515(7528): 577-581.


7种癌从口入!

这样吃饭,就是在喂养体内的癌细胞

来源:生命时报(ID:LT0385)

记者:李迪


作为“舌尖上的民族”,每个中国人都是一本行走的菜谱。但是,吃不对可能引发30多种癌症,其中有7种与中国人关系最为密切。




受访专家

解放军第309医院营养科主任 左小霞

上海华东医院营养科主任营养师 陈霞飞

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何裕民




这样吃,可能诱发7种癌症





肠癌吃菜少吃肉多



现代人吃肉太多,吃菜太少,容易出现便秘和膳食不平衡。长期便秘,会迫使肠道反复吸收有害物质,诱发肠癌。


建议大家吃肉和吃菜的比例最好在1∶5~1∶4之间,并且每天吃50~100克杂粮。



口腔癌烟酒不离口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报告称,40%以上的口腔癌与酒精有关。而吸烟是40岁以下人群罹患口腔癌的祸首。此外,常嚼槟榔也会增加口腔癌风险。



肺癌高温烹调



国人喜爱煎、炒、炸等高温烹调方式,一旦没控制好油温,就会产生大量夹杂致癌物质的油烟,人体吸入后便增加患肺癌风险。


建议多采取蒸、煮、炖、汆等低温烹调。



胃癌爱吃腌制食品



短期腌制的蔬菜所含亚硝酸盐过高,还可能和蛋白质食品中的胺类物质合成致癌性较强的亚硝胺。


另外,腌制食品往往较咸,而摄入过量高盐食物会对胃黏膜造成直接刺激,更易发生胃炎或溃疡增加癌变风险。


建议少吃腌制食品。



食道癌喜欢趁热吃



数据显示,食道癌患者中平时喜好热食、热饮者占到90%以上。高温食物会损伤食道黏膜,严重时导致食道起泡、溃烂、出血,反复如此便会诱发癌症。


吃饭时,食物温度保持在60℃以下为最佳。



乳腺癌高脂肪高热量饮食



喜欢吃煎炸食物、加工肉制品等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女性,患乳腺癌风险更高。


建议女性每天吃肉不超二两,并保证吃够1斤蔬菜、半斤水果,30~50克大豆及其制品。



肝癌食物受潮霉变



黄曲霉毒素可致肝癌,它常存在于受潮发霉的花生、大米、玉米、坚果等食物中。


建议合理储存食物,一旦食物变质,哪怕只有轻微的霉味也要坚决扔掉。



5个字把癌症挡在外





一吃“粗”



膳食纤维缺乏是近年来癌症患者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工越精细,膳食纤维损失越多。


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包括:黑米、玉米面、莜麦面、鲜玉米、小米等主食;香菇、金针菇、毛豆、蚕豆、茭白等蔬菜;石榴、桑葚、梨、猕猴桃、鲜枣等水果;黑芝麻、松子、干杏仁、干核桃等坚果。



二吃“淡”



少吃高脂肪、动物蛋白类食品,以天然清淡果蔬为宜,适当控制盐摄入。对于爱吃肉的人,每周红肉的摄入量要少于500克,尽可能少吃加工肉制品;每天食用白肉最好限制在50~100克以内,每周只吃2~4次。


每人每天吃盐最好别超过5克。尤其要小心你身边的“隐形盐”。



三吃“杂”



预防肿瘤,关键在于平衡饮食,不挑食,荤素搭配,忌燥热及过分寒凉食物。


只要配合得好,红黄白绿黑等有色彩的食物都是“抗癌药”。美国癌症研究协会曾明确表示:并不推荐任何一种具体的抗癌食物,而是建议食谱有2/3以上的食物来自于蔬菜、水果、全谷以及豆类。



四吃“少”



研究人员发现,“每顿都吃得很饱”和“基本上只吃八分饱”的人相比,前者患癌的概率更大。暴饮暴食的同时,如果还酗酒、吸烟,那更给身体雪上加霜,食管癌、胃癌、胰腺癌等消化系统肿瘤都与此有关。


做到只吃“八分饱”,不妨尝试以下几招:


  • 在感到有点儿饿时开始吃饭,而且每餐在固定时间吃,这样可避免太饿后吃得又多又快;

  • 吃饭至少保证20分钟,因为从吃饭开始,经过20分钟后,大脑才会接收到吃饱的信号;

  • 用小汤匙代替筷子,每口饭咀嚼30次以上,减慢速度;

  • 多吃粗纤维的、增加饱腹感的食品,比如豆类、魔芋等;

  • 每次少盛一点,或使用浅盘和透明餐具。



五吃“烂”



除新鲜水果、蔬菜外,其他食物应煮烂、煮熟。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
English  | 简体  | 繁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