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巢米开朗基罗国际艺术展昨天揭幕,意大利文物保护机构于1865年原作翻模的著名雕塑“大卫”在展览上亮相。本报记者 李继辉摄
本报讯(记者 刘冕)随着暑假到来,北京数十家博物馆推出百余项展览,新展览扎堆儿开放。市文物局博物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学生量身定制的活动成为很多新展览的标配,目的是希望更多学生从小养成逛博物馆的习惯。
一条条熟悉的胡同里,小院儿的门敞开着,“树荫”下有人给您悠悠地念叨老北京的那些事儿。今天,首都博物馆展览《读城》将开幕,邀请更多人品北京人,看北京事儿。这已是首博连续两年推出《读城》展,今年的主题是“发现北京四合院之美”。与以往文物展不同,该展览中200件展品是从观众手里“借”来的。
首博相关负责人介绍,《读城》项目专为中学生青少年定制,全程贯穿精彩纷呈的教育体验活动,目前已经确定的有“带娃娃读城去——学龄前亲子四合院系列活动”“时光之旅——探寻父母儿时的记忆”“你读我听,四合院的故事——暑期特别游学之旅”等。
还有些新展览主打异域风情。最引人关注的当属米开朗基罗“到访”鸟巢。《大卫》《圣殇》《创世纪》等博物馆级复制藏品纷纷亮相,全面展示这位文艺复兴巨匠在素描、雕塑、建筑、文学、湿壁画等领域取得的艺术成就。展厅里还模拟了米开朗基罗工作室以及湿壁画的创作室,观众可零距离观看,甚至能够亲手体验湿壁画制作。展览期间,鸟巢文化中心还将同时开启多个与文艺复兴相关的平行展,并举办儿童公益项目,此次米开朗基罗国际艺术展将对残障儿童免费开放。
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则化身“侏罗纪公园”,被考古学界誉为“中国第一龙”的许氏禄丰龙、近5米高的棘鼻青岛龙等近20具“恐龙”已全部就位。该馆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展出的所有恐龙骨架均为1比1模型,是中国古动物馆的“压箱宝”。该展览将持续到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