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际 » 亚太 » 正文

全球头条:联合国突然宣布钓鱼岛主权归属!国人目瞪口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7-21  来源:国事
核心提示: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据外媒报道,联合国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就中国提交的东海大陆架划界案的合法性进行考虑。由于中日在东海大

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


据外媒报道,联合国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就中国提交的东海大陆架划界案的合法性进行考虑。由于中日在东海大陆架划界上存在分歧,日本表示联合国不应插手此事。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去年12月14日向联合国秘书处提交了东海部分海域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划界案。该划界案明示了中国所主张的大部分东海大陆架的具体范围,为将来中国的东海维权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明确的范围。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大陆架是沿海国陆地领土向海的全部自然延伸。如果大陆边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超过200海里,沿海国可主张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并可将主张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的资料信息(“划界案”)提交给大陆架界限委员会。


委员会应就有关划定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的事项向沿海国提出建议,沿海国在这些建议的基础上划定的大陆架界限应有确定性和拘束力。


中国政府决定向《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设立的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东海部分海域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划界案。


据了解,中日两国在东海大陆架划界的分歧由来已久,核心就是冲绳海槽。根据中国政府的一贯主张,中国在东海的大陆架自然延伸到冲绳海槽,即以冲绳海槽为界,以西部分为中国海域,以东部分为日本海域。

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


而日本主张以等距离“中间线”与中国平分东海大陆架,而钓鱼岛的位置正好处于日本所谓的“中间线”上。报道称,目前还不能确定联合国的介入是否能增加中日和平解决领土分歧的可能性,但通过国际司法程序确实有助争端的降温。


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表示,在今年7月15日至8月30日于纽约召开的会议上,中国提出的划界案将成为委员会考虑的临时议程之一。


日本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向委员会致信,敦促其不应当考虑中国的提案,日方主张的出发点基于钓鱼岛的主权归属。对此,中方回应称,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有史为凭、有法为据。日本对钓鱼岛的所谓“主权要求”是非法和无效的。


中国人在钓鱼岛问题上中了日本的讹诈之策。德国着名军事专家日前在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指出,如今中国学者们在思考国际力量对比时常犯一个错误,那就是没有学会从对手的角度看问题,一味强调自身的弱点而畏惧对抗,这本身就是中了对手的讹诈之策。


就保卫钓鱼岛战略而言,中国人此前没有看清美日对中国的恐惧,处处强调韬晦,这导致丧失战略主动权。不是日本的船到了钓鱼岛,就是日本控制了钓鱼岛!请问日本人什么时候实际控制过钓鱼岛?

安倍晋三


请问日本人什么时候实际控制过钓鱼岛?日本人一直在试图对中国实施心理战,他们正通过媒体与巡逻强化一个假象,那就是“日本对于钓鱼岛掌握实际控制权”。


我到想问问,日本人在那茫茫大海上,到底凭什么实际控制了钓鱼岛?难道日本建立的岛上海防吗?难道中国船去和日本船去有不同吗?按照这个逻辑,中国也一样可以认为自己实际掌控了钓鱼岛啊。

这是一件蹊跷至极的事情。美国人宣称把钓鱼岛交给了日本管辖,日本也宣传实际控制了钓鱼岛。什么国有化、私人化统统都是一些概念。日本人成功地使全中国人相信,钓鱼岛在他们手中。


使用这个心理战术的原因,是他们认定中国人是农耕民族,农耕民族往往误用陆地划分的思维划分海洋,让中国人心理上接受日本的战略主动权。

美日内心是惧怕中国的


美日内心是惧怕中国的。日本人表面不肯承认罪行,但内心对美国、俄国乃至中国有深刻恐惧感。中国军事学者不但与西方军事教育脱节,而且也与中国老一辈军事家思想脱节,其中明显一点就是缺少必胜精神,顾忌太多,自己吓唬自己。


伯格教授说,美国从中国历史中得出一个结论:每次中国打仗就会促进民族大团结,同时解决贫富不均等社会问题,中央集权相应大大加强,相比之下,美国日本韩国这些民主国家主动发动战争将极大的激怒国民。


中国不要怕打仗也不要担心美国介入。中国对于保卫钓鱼岛不必担心美国真正介入,但可以适当选择时机给美国面子出来调停。从经济学角度讲,战争恢复能力比打赢战争本身更重要,看看德国与日本就是这样崛起的,再看看那些没有参战的南美洲国家,一个都没崛起,因为他们被既得利益集团拖住了。


一个核大国怕什么?伯格教授说,中国相对最强的战争要素就是武器,尤其是核武器,这就是不怕打输的底牌,这让对手们明白无论战争如何发展中国都不会输,更不会割地赔款。


另: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赞,以示鼓励!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