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他曾是八路军的军长! 解放后却在街头讨饭, 被认出后! 立刻调回军区任命司令

   2017-08-15 舆情报告3110
核心提示:刘述刚,曾用名刘世模。是金寨县斑竹园镇倒马河人。他9岁就给人家放牛,14岁时学裁缝,1927年参加革命。他和许世友一起被称为“

刘述刚,曾用名刘世模。是金寨县斑竹园镇倒马河人。他9岁就给人家放牛,14岁时学裁缝,1927年参加革命。

他和许世友一起被称为“猛士”,同样的称呼是明朱元璋时代的常遇春。

他性烈如钢,曾为证清白开枪自杀,却又性情恬淡,不在乎功名利禄,回乡隐姓埋名,穷到孩子没有衣服穿,自己生病没钱买药。

许世友曾说:他若还在军中,必定是大将。

这个人就是刘世模,原名刘述刚 !

刘述刚在艰苦的斗争中始终保持坚定信念、牢记为人民而战的宗旨,以及清廉如钢的好家风,终于铸就了他短暂而又壮丽的一生。

在二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刘述刚一直保持着克己奉公、艰苦朴素的作风。

刘世模之后又参加了反六路围攻,嘉陵江战役、长征等一系列的战役和重大事件。

1937年春,刘世模进“红大”学习。在学习期间,他因对批判张国焘错误路线扩大化,对红四方面军广大干部的无理指责不满,为了声张一个群体的冤情,为了终止冤情的无度蔓延,为了红四方面军的整体荣誉,他不惜用极端悲情的方式,用自己宝贵的生命舍身抗争,来证明红四方面军这个群体的革命纯洁。

当他举枪射向自己的刹那,一声长啸:“我死了也要革命到底!”

这一吼表达了他至死都是一个坚定的革命者,至死都是为了解放全中国的劳苦大众,建立一个新中国而战。所以他才能不惧牺牲,拼死杀敌,九次身负重伤,依然一次次地从死人堆里爬起来又投入战斗,直到新中国的建立。

许世友这时也恰好住在医院,他听到这些事情后,气得吐血。许世友可能对去看他的人讲了些气话。总之,他对红大发生的事很不满意就是了。

这时有人向红大政治部报告,很快学校采取极端措施,突然把在红大学习的一些四方面军干部抓起来,包括许世友等同志在内,罪名是说要"暴动"。

刘世模也是所谓抗大"反革命暴乱案"中的蒙冤者之一。

后来,毛泽东手下留情,反是平了,"罪状"是取消了,但是,处分还在,错误还让他们背着,刘世模被开除党籍6个月。

但刘世模也因为这个原因离开了延安,离开了中央部队。

师部的人看着刘师长这个样子,都感动的热泪盈眶,又急得十分担忧,师政委罗友荣无奈之下只好向七纵领导报告。

七纵司令员邓华和政委陶铸只得亲自出面,硬是把他架回后方指挥部,强迫他休息养病,由副师长代行指挥。

而他暂时在后方医院修养。

此后他考虑到自己伤的很重,已经无法带兵打仗了,只会给部队增加负担,于是没有联系部队,直到建国后,他一家人生活在武汉。

在武汉的刘世模生活非常贫困,孩子几乎是衣不遮体,他自己也是病了没钱拿药。

直到1950年,他在码头偶遇到了湖北军区副司令王宏坤,老战友相见百感交集。

后来在王宏坤的帮助下,为刘世模证明身份,肯定了他对新中国建设的功劳,重新安排刘世模担任武汉军区副司令。

可惜的他没有等到大授衔就病逝了。1952年,刘世模病逝在武汉,结束了他充满传奇的一生。

对于这样的革命者,不为权位,只为人民,还担心给政府添负担,这说明他的心里就永远没有装着获取好处的心理。

比起那些在动乱时期内斗的官员,以及今天的贪腐者们。

理想是个折磨人的东西,它就那么远远的站着,向你招手。可是当你走向它的时候,又那么遥不可及。在向理想前进的道路上,充满了荆棘和坎坷,孤独、寂寞、迷茫……把你折腾的精疲力竭。有的人是幸运的,他们扛住了各种折腾,真正的到达理想的彼岸,更多的人还在折腾的路上,忍耐着、迷茫着……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1558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