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局势观察:一些制造工厂回流英国对中国来说是好是坏

   2017-08-29 环球网1830
核心提示:英国《金融时报》8月27日文章,原题:为何一些制造工厂从中国回流英国 3年前,我在伦敦地铁上碰到了一个熟识的家伙——汤姆·戴

英国《金融时报》8月27日文章,原题:为何一些制造工厂从中国回流英国  3年前,我在伦敦地铁上碰到了一个熟识的家伙——汤姆·戴维斯。我首次见到他是在2001年,当时我对他制造高档眼镜框的新公司做了报道。他在中国建有工厂,在伦敦和全球各地1000多家眼镜商处拥有自己的商店。在那次偶遇中,他告诉我:他正在考虑把生产工厂从中国搬回英国。中国不再像过去那样便宜,“英国制造”也将成为一个很好的卖点。

他现在这样做了。他计划到2017年底将30%的制造能力迁入英国,并在3年之内使这一比例增长至70%。这是近几十年来工业史上的奇妙回转,中国工人开始来到英国培训英国工人。当然,戴维斯先生并没有关闭位于深圳的工厂,只是不再扩大其规模。

戴维斯先生相信,英国制造能够帮助他降低产品价格。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已经上升。许多中国企业都在考虑将制造业迁入越南、孟加拉国等更加廉价的地方。在伦敦制造眼镜的物流成本会更低。但最大的节省来自于该行业的技术进步。他说,一台数控机器现在的价格仅为此前的二十分之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新的机器也来自中国制造商。软件也更加便宜了,而且也更易于操作。所有这一切意味着,他需要更少的员工,无论是中国员工还是英国员工。此外,戴维斯认为,“英国制造”的标志将有助于这个一只脚踏入时尚圈的企业。“美国人会喜欢,这也会有助于我们的远东业务。在中国,那里的消费者也喜欢非中国制造的产品。”

全 球 资 源 网 在 中 国 香 港 崛 起

戴维斯先生的举动只是一幅全景画面中的一个像素。但我在思考,如果这成为趋势,对于中国而言是好还是坏呢?我认为,对中国可能还是好的。中国年轻人已经厌倦了成为世界工厂。从中国消费科技的质量和设计来看,它们已经做好准备,想要像日本和韩国那样,成为创造者,而非转包商。升级到中国2.0——一个自信、发达、可以生产全球期待的产品的国家,这个过程肯定会伴随问题的产生,但这最终必将是一个积极、稳定的发展。(作者乔纳森·玛格利斯,王晓雄译)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qqzyw999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