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银饰技艺传人带富众乡亲

   2017-09-22 搜狐810
核心提示:9月18日上午,台江县施洞镇岗党略村。“哆、哆、哆……”,早晨的阳光透过院门旁边结满果子的石榴树,洒在干净整洁的院落里。吴水根

9月18日上午,台江县施洞镇岗党略村。

“哆、哆、哆……”,早晨的阳光透过院门旁边结满果子的石榴树,洒在干净整洁的院落里。吴水根坐在桌前,一手攥着锤子,一手稳住钉子,小心翼翼地錾刻着桌上的银饰。

51岁的苗族党员吴水根,一头短发,略显清瘦。一双灵巧的手老茧丛生,手指上爬满水泡破裂后留下的印痕。

“这‘哆哆哆’的敲打声,别人听着单调乏味。但我听了30多年,觉得好听,听不到就不习惯。”吴水根告诉记者。

堂屋的墙壁上,贴满了吴水根的妻子和女儿身穿银饰盛装的照片,以及吴水根多年来参加国内外各种银饰加工比赛的照片和荣誉证书。

“这张证书的分量最重。”吴水根指着墙上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银饰锻制技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的证书,一脸自豪地说。

“成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不仅是说明自己的技艺精湛,更多的意味着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与担当。”吴水根的语气中,透出一股坚定。

吴水根是“银匠世家”的第八代传人。在当地,苗族银匠的手艺,大多来自家传,历来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

“银饰文化要发扬光大,就不能保守。”吴水根不仅让女儿吴春秀成为第九代传人,他还对外广收徒弟,把银饰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

成立银饰公司,从事银饰加工和销售,给吴水根带来不菲的收入。他在全国多个省市设有银饰销售点,年均纯收入达到10余万元。

“一个人富裕,那不算富裕;大家都富裕,才是真正的富裕。”在吴水根和村支两委的共同努力下,村里成立了银饰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苗族银饰加工基地,银饰加工走上了规模化和产业化道路。

“他真心实意为大家办事。”不少村民告诉记者,合作社和加工基地成立以来,吴水根忙个不停,跑市场、拉订单、促生产、抓质量……

凭借精湛的技术和考究的工艺,吴水根开发出了200多种银饰产品,广受市场青睐,不少作品还远销到日本、美国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在吴水根的帮助和影响下,岗党略村从事银饰加工制作的农户发展到99户,从业人员近300人,户均年收入3万元以上。

“银饰市场很大,我还有更大的梦想。”吴水根说,他希望通过进一步规模化生产和经营,两三年内带动全镇100多户贫困户从事银饰加工。(王远柏)

来源: 贵州日报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1558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