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全球报道:知识焦虑背后是阶层焦虑!看过这么多“干货”,其实你正在慢慢变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9-29  来源:中科荟智
核心提示:“恐惧大都因为无知与不确定感而产生。”无知往往是一个人焦虑的源头,为了用最快的时间来缓解自己的这种焦虑,知识成为了缓解焦

“恐惧大都因为无知与不确定感而产生。”无知往往是一个人焦虑的源头,为了用最快的时间来缓解自己的这种焦虑,知识成为了缓解焦虑的精神鸦片。但这种短期缓解“知识焦虑”的办法,其实暗含重重陷阱。

网上有个段子描述热衷干货喜欢走捷径的人:

“如果你每天还在看耶鲁公开课,上3W咖啡听创业讲座,知乎果壳关注无数,36氪每日必读,对马云的创业史了如指掌,对张小龙的贪嗔痴如数家珍,喜欢罗振宇胜过乔布斯,逢人便谈互联网思维……那你应该还在每天挤地铁。”

然而,“干货”市场仍然很火爆。

你可能没用过值乎,没用过分答,没有在网上买过公开课,但你一定见过或者收藏过这类文章:

“Excel操作的100个小技巧”

“50个论文必备网站,一定用得到”

“高效记笔记的十个方法,马了再说”

“最实用的ppt模板,各种场合都用得到”

这些干货有一个十分明显的共同特征,就是把一些知识、经验之类的东西,省去漫长的铺垫和得出结论的过程,直接把结果条分缕析地摆到你面前。

我之前和一个做职场管理类公众号的朋友聊天,他告诉我,干货类的文章,打开率低,但分享极高。

在干货面前,本来就快节奏的我们更加急躁:刷到一篇干货文章,赶紧点赞+收藏;看到一场讲座,赶紧报名;听到一个课程不错,赶紧购买。

庞大的知识市场也佐证了他的小结论:目前,知识付费用户已经达到5000万,2017年知识付费的总体规模预估可以达到500亿元。

这些数据,道出了多少人在为自己的知识焦虑买单。

“恐惧大都因为无知与不确定感而产生。”无知往往是一个人焦虑的源头,为了用最快的时间来缓解自己的这种焦虑,知识成为了缓解焦虑的精神鸦片。

但这种短期缓解“知识焦虑”的办法,其实暗含重重陷阱。

陷阱一:你可能记不住自己看过的干货

在这个屏幕阅读的时代,一个人每天要接受的信息实在是太多了。

你理解中的学习,是上网站、看干货公众号、逛知乎;你的学习时间,通常是上下班通勤的时间,工作间隙放空自己的时间,睡前刷手机的时间。

大概和欧阳修说的“三上”,马上、枕上、厕上类似。

看到一篇文章,很好,但是太长没时间读,都会选择收藏下来以后再看。这里的 “以后”,基本上就等于没机会了。

为了避免这个情况,内容都是跟着需求走,你用碎片化的时间阅读,自然要给你匹配碎片化的阅读产品。

“干货”就这样应运而生。

同事小王特别喜欢各种“干货”知识,今天在这个公号看到“如何月入十万”。

“干货满满,我要收藏起来。”

明天在那个公号看到“职场达人都必须具备五个能力”。

“干货满满,我得收藏起来。”

但他不知道的是,收藏干货的过程,就是遗忘的过程。以为收藏的是知识,其实收藏的是“知道”。以为掌握了知识,其实只是囤积了一堆“知道”。

同样一个结论,为什么经典大部头需要花几万字几十万字解释,一篇文章可以让你“三分钟读懂”?难道是原书的作者表达能力不如干货作者吗?

肯定不是。

你一天接收的信息如此之多,注意力成了稀缺资源,只有最震撼的部分能吸引到你。

所以很多所谓“干货”为了吸引注意力,是省略详细论证过程的,简单粗暴,直接把一条条结论砸到面前。

这样的干货只负责提供知识,不负责帮助理解。

就像课堂上的笔记,知识密度很高,但可读性很差。

这么一来,用注意力最不集中的碎片时间,去记知识浓度最高的“干货”,记不住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陷阱二:过度依赖干货,是用别人的大脑在替你思考

看《奇葩说》的投票,有一个很明显的感受,大脑的意志其实是脆弱的,观点随时会随着选手的论述而更改。

在阅读干货时,也很容易受到类似的影响。

你以为你在思考,其实你只是对别人的思考成果提出了认同。你只是在重复着别人的语言,换言之,你已经被人洗脑了。

高尔基曾经说过:“懒于思索,不愿意钻研和深入理解,自满或满足于微不足道的知识,都是智力贫乏的原因。”

这种贫乏用一个词来称呼,就是“愚蠢”。

那些学者帮你读庄子,名人解析红楼梦,一本书带你看完二十四史,读完一篇感觉很有见解,仿佛文学造诣又深了一层。

博采众长很好,但也需要时刻警醒,那些观点不是自己的。

叔本华指出:“只靠读书学来的真理,与我们的关系,就像假肢、假牙、蜡鼻子甚或人工植皮;而由独立思考获得的真理就如我们天生的四肢,只有它们才属于我们。”

在一次导演聚会上,一个个导演都掌握了很多别人先进的理论,但却不会拍电影;相反,赵本山没太高的学历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凭着自己的思考和理解,自导自演的小品、电视剧和电影却都大受欢迎。

一个没有思考能力的成年人,什么知识都需要别人嚼碎给你,就好比小孩子没有能力咀嚼,所以大人要帮他们弄碎一样。

这些干货往往只告诉你结论而非解决过程,将多项式简化为单项式。

然而,学习是一个连贯的过程,你所接触的一切信息和背后的原理构建了你的思维方式,而这才是培养良好学习方式的关键。

短期集中地接受信息与长期碎片化知识都会令你只看到知识的片面,且快速遗忘。最可怕的是,长此以往,你很难进行深度的长期的思考,你的思维会逐渐被禁锢。

陷阱三:听过很多道理,可能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知乎上有这么一个问题“哪些技能,经较短时间的学习,就可以给人的生活带来巨大帮助?”

这个问题有122177关注,870万浏览。纵观下面的高赞答案,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是技能类,比如健身、做PPT、编程等;

第二是思维方式类,比如提升情商、风险管理等;

第三是情绪调节类,比如换位思考、高效沟通等。

仔细想想,其实这些答案都包含着一个若有似无的矛盾:

确实这些技能可以经过较短时间学会,熟练掌握也确实可以给生活带来巨大帮助。

但矛盾点在于,依靠较短的时间掌握的那点皮毛,完全不够给生活带来什么质的飞跃。

这个情况有点像武侠小说里的武功秘籍,按此潜心修炼方成大器,武功秘籍是关键,潜心修炼也是关键。

然而,“干货”却常常用标题告诉你,“读完你就学会了”。

把听过等同于了解,把了解等同于熟练,或许是干货阅读者最常见的一种幻觉。

网友“小鹿快跑”讲过一段追求干货的经历:

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他一共为追求干货耗费费5000元:

在知乎上买了46次讲座,花了约1500元;

在微信上买了21个讲座,花了约500元;

参加了一个写作培训班,花了约500元;

在网上买课程,花了约300元;

参加过两次早睡早起打卡群,花了约100元;

购买了几个七七八八课程,花了约2000元。

谁知道一年半过去后,他并没有变好:

“我除了白发多了几根、皱纹多了几丝、眼袋多了几两外,一点都没有发生变化。生活品质没有提升,工作没有加薪,旅游梦想没有实现……”

这就是大部分热衷于干货学习的人所得到的结果:

干货学习就像鸦片,起初,你会觉得它很受用,对你的帮助简直如沐春风。可是过段时间后,你才察觉,原来自己的认知水平和思维逻辑还是那样,知识涵盖量和技能水平也并没有得到多大的提高。

海伦凯勒写过一句很玄的话:知识使人进步,而智慧使人得道。

那些前辈精英总结的时间管理法则,高效阅读秘诀,八十八个Ps速成小技巧,读完一篇感觉很有效,仿佛又掌握了一门技能。

但读了一遍不代表完成了学习,应用起来才算。

托马斯•富勒说过一句话:“知识是珍宝,但实践是得到它的钥匙。”

一篇干货或许能给你开启一扇新领域的大门,但一门技能真正要掌握、精进,除了反复练习别无二法。

爱迪生经过了五万次的实验才成功发明了蓄电池;狄更斯不管刮风下雨,每天都去街头观察和记录行人的零言碎语,才有了精彩绝伦的《双城记》;迈克戴尔,不但的观察了练习和预期的落差,无数次的调试错误,才有了现在的戴尔。

你却妄想只用几篇“干巴巴”的干货就能有所成就。

这世上没有人能只靠一篇干货就能成为天才。石康说过:提升能力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反复地尝试、学习和练习。

无论你囤积了多少干货,没有实践,也只是一个“知识渊博”的白痴。

跳出三个陷阱会发现,市面上所有干货,都只是帮助学习的工具,远不能等同于学习本身。

真正的学习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复盘干货的生产过程。

理论从实践中来,又反过来指导实践。所有的规则,都是“经验→思考→结论”的产物。

在学生时代,很多人可能会有类似的感受:一道不会做的难题,老师讲一遍记不住,要自己做一遍才能记住,如果你还能给别人讲题,就说明你彻底弄懂了。

举个例子。

我前段时间听了一个演讲,是一个作者分享他的写作技巧,他说,他的写作技巧在于从生活中提炼情节,设置反转结尾,转换叙述角度。

我读了这篇干货就代表学会了吗?肯定不是。

我必须去写一篇故事,从生活里提炼情节,设置一个反转的结尾,在文中用一下转换叙述角度。只有真正去做了,你才会发现,自己对它的理解,是否完整、严密,有没有哪些障碍没有被发现。

这样写了几篇,再抛开别的,自己总结写出这篇文章的过程,这时我已经完成了一遍干货的生产复盘,此时的输出,也就成了我自己的输出。

歌德说过:“要想让别人反复思考的智慧真正成为我们自己的,一定要经过自己再三思考,直至它们在我们个人经验中生根为止。”

小到生活技巧,大到人生哲学,都是一样的道理。

爱因斯坦说过:“那些读了太多而用脑太少的人会养成懒于思考的习惯。只是学习他人的智慧并不足够,你需要自己想明白才行。花时间记录、通盘考虑和深入思考你学到的东西。”

这世上唯一的捷径是行动:勤奋地阅读、勤奋地思考、勤奋地实践。

股神巴菲特之所以能成为别人眼中的“神人”,他总结了他的日常工作:“我的工作是阅读。”他无论多忙,每天都会花两个小时的时间来阅读,并仔细研究和调查自己感兴趣的投资公司。

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说:“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是每天读书的——没有,一个都没有。沃伦·巴菲特就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在演讲的时候,说到投资的秘诀时,大家都很期待巴菲特说出什么成功的途径,他只说了一句话:“学习投资很简单,只要愿意读书就行了。”

走得太舒服的路,往往都是下坡路,而只有当你认真阅读和仔细思考时,才有往上走的底气。

别人的干货,只能让你间歇性踌躇满志;自己的行动,才能让你摆脱持续性混吃等死。

你想要的结果,必须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

我们这一代人,面临一个与过往完全不同的生存环境,时间碎片化、信息大爆炸、知识跨界融通、阶层正在固化,“知识焦虑”已经不仅仅是“谋生”问题,而是一个“求存”问题了。

 

如何克服知识焦虑?在这个碎片化、终身化、跨界化学习的时代,又该怎样学习?

 

罗辑思维创始人,也是知识服务APP「得到」的创始人罗振宇,最近做了一个名为《我们这一代人的学习》主题分享,提供了一些观点和建议。

以下是这次分享的摘录:

 

1

 

我想讲一个我长久以来一直想讲的一个话题——这一代人的学习。 

 

先从一个词说起,叫“学习焦虑”,每个人都有,但是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它在不断地加深,在飞速地进化。

 

我上中学那会儿也有学习焦虑,无非是怕这次考试没考好,将来考不上大学,能能不能找到好工作。所以这个焦虑的本质是“谋生”,是很低级的焦虑。

 

但是社会发展到了今天,这个焦虑已经不是“谋生”的问题了,它是一个“求存”的问题。换句话说,如果你对社会环境的信息感知能力下降,你原来的生存方式是无法维持的。 

 

比如说,中国的很多老人,有钱,也有社会地位,有社会阅历,为什么老被骗子骗?因为新出现的那些技术、协作方式,他们不知道了。

 

不出意外,我们这一代人活个100岁稀松平常。如果我们的身体健在,但是头脑萎缩,收集信息的能力下降,也许我们的晚景是非常的凄惨,即使你年轻的时候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你没有能力在极其复杂的环境当中保卫这笔财富。

 

知识现在越来越是一个具体的利益。过去流行一个词叫“无用之学”,现在这个情况已经发生了大反转。

 

现在是一个体验消费的时代,体验是你去说服人、跟人协作的重要的工具,没有知识你哪来什么体验,你所有的利益都将受到损害。

 

再换个角度看。

 

有人说,中国的社会阶层在固化,贫家之子再难登入社会上层。

 

也有人反驳,说不对,什么马云、马化腾,他们原来不都是赤手空拳的人嘛,凭借自己的努力,完成了阶层的穿越。

 

所以问题来了,中国现在到底阶层固化没固化?

 

答案非常简单,固化了,也没固化,关键的区别在哪?就是你有没有知识,你是不是能够完成认知升级。知识的爆发性价值有可能改变你的一生,最终帮助你完成阶层穿越。所以,你说我们这代人的知识焦虑能不大吗?

 

更何况现在知识爆炸。

 

这些年,一见到书店我的心情都很沮丧,那么多书,那么多知识,我就是穷其一生,每一天什么事都不干只看书也只能看到一个皮毛。所以你说能不绝望吗?

 

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知识焦虑。 

 

2

 

过去,你有知识焦虑很好办,读书看报加上学,只要勤于用功,肯于花钱,你的焦虑是能解决的。

 

今天,这些解决方案本身就在出问题,为什么?因为社会的底层因素正在发生重大变动。 

 

第一,人的时间在碎片化。

 

现在我们干什么都动不动手欠,要去摸下手机,刷个微信,刷个今日头条什么的。当然,这赖不着人家微信,这是我们社会协作关系极度复杂化的结果,我们有太多的事情要同步运行,分头照料,所以拿不出整块时间了。

 

可是读书上学这种事是要花整块时间的。一本书20万字,怎么也得搞个三四天吧,上个学几年,最短的短训班也得好几天吧,你越来越花不起这个时间。

 

第二,学习越来越终身化。

 

过去有个词叫“学业有成”,大学毕业基本上算学业有成吧。但是今天有学成这件事情吗?新的知识像海浪一般的涌来,你一辈子都要在里面奋力前行,永远成不了。

 

20多岁你就大学毕业了,整个社会没有为终身学习提供解决方案和服务,怎么办呢?

 

第三,学习越来越跨界化。

 

这是一个知识大融通的时代。

 

不信你看身边的那些牛人,谁现在干的活还是他大学本科的那个专业呢,他都说不清自己现在是什么专业,反正一肚子杂货,对很多领域的知识都有强烈的兴趣,这样的人才叫牛人。

 

但是我们的社会可没有为这样的人准备好服务系统,因为我们的知识仍然是“分科治学”,在某个领域越专精的人往往越跟外行没法对话。

 

比如说,我能不能用业余时间把经济学系统地学个大概?我不想干经济学,我就想了解一下。真就没有相应的产品。

 

所以我创业搞的「得到」App就想往这个方向努力,那么多人需要,我能不能提供一个解决的工具。

 

在「得到」App上,我们从北京大学请来了薛兆丰教授,开了一门《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每天只需要花10分钟,一年你就把北京大学经济学课给学了。

 

薛老师录课的时候,对面坐了一个姑娘,我们公司派来的,这个姑娘第一份职业是导游,就是在旅行车门口说“上车了上车了”那么个姑娘。她的任务就是听课,一旦薛老师讲得她听不懂,就喊停。

 

整个生产流程的目标就是跟一个外行能把专业的事情讲懂。

 

这种产品就是为跨界学习准备的。 

 

3

 

当然了,不管我们的「得到」App还是市场上的很多工具,它就是个工具,只能帮助你更好地学习,但解决不了你是否学习的问题,所以下我最重点想谈的是下面这个问题:

 

在这个碎片化、终身化、跨界化学习的时代,我们应该怎么学习。 

 

我给大家五个建议,也就是五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人格”。

 

我们过去往往以为阅读就约等于学习,其实不是,阅读是跟书学,但是我的体会是跟人学效率更高。

 

知识是啥?

 

知识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信息网络,它的真实存在场景是牛人的大脑里面,翻江倒海不断在迭代。牛人就是知识的载体。

 

所以我们这代人学习首要的条件就是尽可能和牛人在一起。我经常跟人讲,如果你在的那个公司或者单位是一个下降趋势的产业,千万不能待,为什么?它不是说发不出工资,而是那些牛人纷纷跑掉了,你身边留下的人往往是没什么本事的人,你的学习环境被剥夺了。 

 

第二个关键词“概念”。

 

即通过不断地搜集新概念来高效地学习。

 

李笑来老师讲,上初中的时候他妈就告诉他,每个学期开始的时候,教科书发下来,先预习,掌握那些关键概念,那之后到课堂上听课、做作业就轻松得一塌糊涂。比如说《高中物理》第一册,不就是那些概念嘛,什么是力,什么是运动,牛顿三大定律,什么是做功,什么是动能,就这些东西。然后纲举目张,任何知识的碎片抓进来都能够安放到概念上。

 

我们人类是一个超级模式化的动物,世界本身非常复杂,它怎么变成知识?就是沉淀为一个一个的概念。掌握知识本质上就是掌握概念。

 

第三个关键词“缝合”。

 

知识是自己的事,是从内心向外界盛开的一朵花,外在的知识从你眼前飘过,你必须缝一针才是你的。

 

怎么缝合?

 

很简单,表达一次。

 

很多人在网上看到一些文章,觉得特别好,收藏。这个收藏没有用,过了几天,你全忘了。这个时候应该干什么?写一句话。就像我每天写罗曰一样,看完之后写一句,这个知识我觉得哪儿有趣,这就叫缝合,这就叫读书笔记,这就和你原来的知识体系长在一起了。 

 

第四个关键词“碎片”。

 

这个争议就比较大了,很多人都反对,说学习就应该体系化、系统化的学,你碎片化学习,最后一地鸡毛,什么也学不着,也搭建不起巍峨的知识大厦。

 

我不是说系统化学习不好,而是它不现实。前面讲到,我们每个人的时间都在被剧烈的碎片化,手里拿着一大堆碎片时间怎么办?不用于学习,难道用来打游戏才对吗?

 

碎片化时间是一个基本事实,我们这一代人必须要练成一个本事,就是利用碎片化时间拿到实实在在的知识。 

 

回到真实的学习场景来看,碎片化学习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糟糕。

 

首先,知识的产生就是碎片化的。再聪明的大脑他一时一刻也只能产生一个念头,一个假设,一个结论,然后可能当论文就发表出来了,这就是知识真实的产生场景。你看《论语》,就是孔子和他弟子之间一些碎片化的对答。

 

还有一方面,站在学习者的角度来看,碎片化是一个最终的结果,不是新事儿,一直如此。

 

比如说你去读一本书,学一个学期的课,最终留下来的是啥?不就是一些碎片化的印象吗?几个动人的场景,几个金句,几个精辟的结论,读完一本书能够留下这些东西已经是上上大吉了,证明你没有白读啊,上课其实也是一样。

 

如果学习结果的呈现碎片化,那碎片化学习有什么问题?

 

第五个关键词“目标”。

 

”不计成本,成败利钝的追求知识,这是专业学者干的事情。可是我们不是,我们是普通人,普通人是要面对一个一个的目标去行动的。行动一步获得反馈,调整行动,再继续往前走,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正常生活。“

 

知识是什么?

 

知识就是偶尔亮起来的一小片天空,这是我们要抓住的线索,然后据此行动。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