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近期将打造以会展片区、四山三塔片区和水上乐园片区为重点的休闲慢行区域,营造绿色宜居环境。
10月12日,记者从乌鲁木齐市城乡规划管理局了解到,按照正在实施的《乌鲁木齐市中心城区慢行系统规划(2016-2020年)》,乌鲁木齐中心城区正在着力打造慢行系统,形成“一环绕城环绕绿道、五大休闲慢行通廊”的整体休闲慢行网络,并通过“十条郊野线路”联通中心城区外部区域景观节点。慢行系统规划范围与乌鲁木齐市中心区规划范围一致,约513平方公里。简单地说,即在全城范围内形成“一主、一辅、一环、十射”慢行网络结构,成环成网,四通八达。
结合人口密度和居民意愿,规划近期重点打造四山三塔片区,即结合红山-水塔山-清泉山,打造休闲慢行系统;会展片区,即结合红光山、水磨河、八道湾河景观,打造休闲慢行系统;水上乐园片区,即结合水上乐园、十七户湿地,打造休闲慢行系统。
乌鲁木齐市城乡规划管理局规划编制处处长慕小东介绍,规划大力发展步行出行,积极引导自行车出行良性发展,近期以打造绿色休闲慢行为抓手,积极推动慢行系统的全面发展。
围绕这三大重点区域,将依托辖区内的景观资源和街道环境,开辟休闲绿道路径,与城市景观、绿地、旅游系统结合,将慢行绿道与城市景观廊道、绿色生态廊道和休闲旅游热线合并,提升慢行系统的环境品质,不仅能让市民在家门口附近的慢行道上漫步,还能让更多的市民骑着单车出门,实现绿色出行。
目前,经开区(头屯河区)的大小绿谷片区休闲慢行系统已初具规模,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其他各区休闲慢行系统还在起步建设中。
四山三塔片区
乌鲁木齐休闲慢行系统示范区
规划定位:远期打造四山三塔慢行休闲廊道,串联雅玛里克山-红山-水塔山和清泉山,近期以红山为核心区,衔接公园、商业、广场,建设一个完善舒适宜人的慢行系统,内容包括“四山三塔”绿色慢行廊道近期线路的三条慢行廊道和衔接七个公园绿地的休闲慢行过街设施,以及配套休闲设施等。
红山-水塔山-清泉山片区休闲慢行系统,即四山三塔绿色慢行廊道,红山核心区为重点打造区域。
四山:雅玛里克山、红山、水塔山和清泉山。
三塔:红山塔、镇妖塔、白塔。
亮点
红山为核心形成“三线”慢行廊道
西线:雅山公园-宝山路-揽秀园西街-友好南路-西大桥;
北线:新民西街-新兴街-安居南路-南湖南路西二巷- 南湖广场;
南线:新华北路-西河街-中山路- 人民广场。衔接七个公园绿地的休闲慢行过街设施:串联人民公园、揽秀园、红山公园(西)和红山公园(东)、青山苑、西大桥游园及桥头绿地。
改造重点:以清理占道停车、改善步行铺装、增加休憩设施及绿化、增加慢行设施等措施来提升整体沿线慢行空间品质。通过近期选取的示范片区,吸取经验,为打造整个慢行系统做好示范准备。
中山路中远期规划。市城乡规划管理局规划编制处 供图
宝山路东侧改造后效果。市城乡规划管理局规划编制处 供图
会展片区
打造南北向滨水慢行空间
规划定位:结合红光山、水磨河、八道湾河景观建设,近期建设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利用会展大道绿化带及七星拱月打造南北向滨水慢行空间;二是利用废弃铁路线打造带状休闲绿色慢行廊道。主要是围绕会展中心功能及七星拱月滨水空间,打造优良的步行空间和适宜的骑行空间。利用废弃的铁路线,挖掘场地记忆文脉,以“工业景观”的形式保留基地“铁路记忆”,形成特色文化旅游慢行区域。
亮点
会展七星拱月景观带
1.区域位置
七星拱月景观带位于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会展片区,紧邻水磨河与会展中心,会展大道穿越其中。总用地面积为28.7万平方米。
2.设计主题
会展片区的主体建筑是“明月出天山”的会展中心,水系布置根据场地用地情况,以会展和文体中心建筑为核心,采用中国传统风水布局,打造“北斗七星”水面景观系统,形成“七星拱月”之势,在大小水面处采用多组非动力喷泉,形成“众星捧月”之势,寓意会展中心“四方汇聚,共创辉煌”。
3.空间布局
根据会展大道用地条件、会展片区已摘牌用地和会展片区规划道路实施情况及地形情况,布置大小不同的七处片状水面和一条带状水系,形成“一带、一路、一明珠”的滨水景观体系布局。
废弃铁路改建休闲慢步道建设工程。市城乡规划管理局规划编制处 供图
会展大道西侧50米绿带内引入红光绿谷水系。市城乡规划管理局规划编制处 供图
水上乐园片区
打造城市滨水慢行空间
规划定位:集休闲娱乐、健身游憩、教育体验为一体的都市娱乐活动区,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多样化需求。
整体空间上依托十七户湿地、水上乐园形成东侧纵向景观通廊,依托河滩快速路防护绿带、燕儿窝古树群、和平渠水系、南公园形成西侧纵向景观通廊;依托雅山公园和东绕城500米防护绿带形成南侧横向的绿化通廊。
此片区结合老城区改造提升规划及《水上乐园-十七户湿地公园规划》,引用和平渠水系串联南公园、水上乐园、十七户湿地及金泉公园,构建“一水穿四园”滨水慢行空间,增加健身、游憩、骑行等功能,最终打造成慢行与水系相结合、慢行与景观相结合、慢行与绿地相结合、休闲活动与旅游带动相结合的城市滨水慢行空间。
亮点
打造全疆湿地科普教育示范区
以湿地保护为主,打造木栈道为主的科普湿地体验区,根据现有水系与地形地势,确定永久水面和地表径流方向;以保护为先导,划定核心保护区,保护基地现有林地植被。
依托现有水系结构,构筑连续的水网络,并设置季节性湿地展示、湿地生态环境展示两大特色区;根据现有植被情况,设置植被保育、湿地生态环境营造、生态恢复等特色片区。
在湿地保护的前提下,引入生态科普、湿地体验等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游憩活动,使湿地公园成为全疆湿地保护恢复、科普教育的示范区。(江斌伟 王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