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循环经济产生“隔墙效应”

   2017-10-16 人民网2040
核心提示:近年来,岑巩经济开发区按照求差、找点的原理,开展补链招商,以“产业+”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变废为宝,产生了“隔墙效应”,企业

近年来,岑巩经济开发区按照求差、找点的原理,开展补链招商,以“产业+”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变废为宝,产生了“隔墙效应”,企业之间好比一墙之隔,产品互为配套,逐步形成了原料零储备、产品零运输、利益共分享的新格局。

该县以“新型建材+工业废渣”模式,引进了贵州蓝海环保有限公司,今年10月底可投产,预计年处理废渣80万吨、年产值达1.5亿元;以“热能发电产业+工业废气”模式,依托贵州茂鑫水泥熟料生产线,配套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预计今年10月底建成投产,年发电量可达7500万千瓦。

以“化工产业+生活废料”模式,引进了贵州岑祥科技资源有限公司,总投资2亿元,可年处理废旧铅酸电池可达20万吨,产金属铅5.6万吨、氧化铅8.3万吨、再生聚丙烯塑料颗粒2.8万吨、硫酸铵2.1万吨,该项目已于今年8月底建成投产,预计年产值达10亿元,实现税收6000万元。(夏吉春 徐学练)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1558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