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大连科技融合基地落户大连自主创新示范区,实施华信“大连云”、华为“软件云”、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的机器人产业基地等项目。沈大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以来,大连市着力拓展科技创新空间布局,自创区建设加快推进。为进一步建设东北老工业基地高端装备研发制造集聚区、转型升级引领区、创新创业生态区、开放创新先导区,大连市政府日前正式印发《大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以下简称《计划》),列出3年内自创区建设时间表、任务表。
到目前,大连市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799家,其中自创区的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占全市的65%,引领全市创新发展的领头雁和增长极作用进一步彰显。《计划》明确,到2019年,大连自创区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50家,中小微科技型企业达1万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例达到70%以上,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高端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占装备制造业比重达到38%;新组建各类研发机构90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5件以上,实现年技术市场交易额150亿元,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5%。
紧盯科技发展前沿,科学布局创新产业,实现引领型发展是大连对自创区的产业定位。为此,《计划》提出,着力发展未来型、先导型产业,在人工智能、精细化工、先进装备制造、清洁能源等6个领域,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到2019年累计新组建60家研发机构,相关产业培育规模以上骨干企业130家以上,实现销售(营业)收入1650亿元;持续推动其他重点产业领域科技创新,在集成电路、新材料、现代服务业、军民融合4个领域,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累计新组建30家研发机构,培育规模以上企业80家,实现销售(营业)收入550亿元;培育企业和高校院所创新主体,到2019年,高新区累计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50家、中小微企业1万家,推进高校院所与企业开展技术合作项目40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达到25家以上。
让自创区成为创新政策高地。《计划》提出高新区要以《关于推动科技创新 做活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为核心,打造“东北地区科技政策第一区”。金普新区实施普惠性的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政策,在智能装备制造、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区优势领域,积极探索先行先试政策。在市级层面,实施普惠性的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政策,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优先支持自创区内创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和产业金融投资,并赋予自创区相应的市级行政、经济等审批管理权限。大连市还将全面落实中关村“6+4”政策,以及省政府支持自创区发展实施的科技企业专业技术人才自主评审、个人所得税优惠等7项政策措施。同时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国家大科学装置、科技人员奖励、税收、外籍人才出入境管理、为企业减负等方面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