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曾经有军事爱好者写过一篇关于815型电子侦察船的文章,文章中介绍了我国海军序列中各型电子侦查船的研制背景和装备情况,特别介绍了851号北极星舰的前世和今生。这级舰以星宿命名,喻为来自星星的舰队。
815型北极星舰原为东调232船,由上世纪90年代上海中华造船厂(后并入沪东)建造,1999年服役。该舰用于电子情报收集及弹道导弹监测,属于多功能综合体制侦察船。815舰的正常排水量6000吨,长130米,宽17.1米,吃水6.5米,装两台柴油机,双轴推进,最大速度约为20节。自卫武器有一座手动双管37毫米防空炮与2座双管25毫米防空炮,还有一座三管324mm鱼雷发射器,船体后部为直升机甲板。
为了便于比较清晰的介绍851舰的船电系统,我们分别把舰面上的主要天线设备用数字标识出位置,便于后续的展开介绍。
在851舰在靠近舰首的位置(1号位置)安装一座光电经纬仪,整套系统由跟踪机架、成像系统、测角系统、激光跟踪测量系统、微机控制和处理系统组成。跟踪模式通常有自动、随动、半自动跟踪三种基本工作方式。这套光电经纬仪可以满足本舰对飞行目标的光学跟踪任务。
在851舰的船身中间位置(3号位置),安装了一套全舰最大的雷达天线系统,根据天线尺寸和俯仰角度判断,这座雷达天线属于远程跟踪雷达,具备跟踪弹道导弹的能力。这套雷达天线类似与远望系列测量船上的大型C波段测控天线,当然851舰上的这套雷达只具备跟踪不需要控制功能。
在2016年9月天宫二号发射任务中央视的图文报道中,在西太平洋执行测控接力任务的远望5号的测控距离半径最少达到1500公里(实际可能远远超过这一距离)。由此判断虽然851舰上的主跟踪雷达在天线尺寸上要小于远望号上的测控雷达,但是对于射程为1000公里以内的中程弹道导弹一类的飞行目标,完全可以进行有效跟踪和监测。
同时舰桥平台顶部(2号位置)也安装一座较小的跟踪雷达。在公开的照片中可以看到这部雷达与3号位的主跟踪雷达俯仰角和方位角几乎同步,只是天线尺寸较小,由此推测是作为主跟踪雷达的辅助或者备份,也有可能是用于跟踪飞行距离较近的目标(比如近程弹道导弹,或反舰导弹等等)。
在舰艉的四角桅杆的平台(4号位置)有一座小型天线,按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有关报道,这型天线属于舰载电子侦查雷达。但实际上根据相关信息来看,这套天线系统属于舰机中继通讯的舰载接收系统,该系统可为执行电子侦察任务的直升机或无人机提供中继通讯服务。也就是说携带电子侦察设备的直升机或无人机执行抵近侦查,并通过这套系统实现信息数据的实时回传,这样可以充分利用851舰上的设备进行情报的分析和存储工作。
目前为止尚没有851舰上的直九舰载直升机的图片,这个保密程度可能也变相印证了舰载直升机的确携带有高度机密的专业设备执行电子侦测任务,也不排除已经有执行此类任务的舰载无人机已经装备了851舰。
在舰艉的直升机库平台上(5号位置)是舰载卫星通讯系统的天线。从外形看和134号遵义舰改装的舰载卫星通讯天线罩类似。但851舰上的天线罩更加饱满,说明内部的卫星通讯天线的尺寸更大。舰载卫星通信系统是舰载通信系统的子系统,其中舰面可见的天线系统内包含了馈源、阻发滤波器、带通滤波器、低噪声放大器、天线及天线罩等设备。整套天线系统的稳定方式是三轴稳定,通过减摇装置隔离舰艇的摇摆。天线瞄准角由计算机按舰艇位置及卫星的参数计算后,对天线进行瞄准引导。
在851舰的舰体中央伫立着高达46米的桅杆,上面密密麻麻安装了47部天线。这些天线分别属于各频段雷达信号和通讯信号的侦测接收机天线。比较容易识别的是顶部两侧的布阵天线,明显是用于雷达信号的比幅测向用的接收天线。这些天线按照接收信号的频段不同而分层布置,其布阵密度也有所不同。
桅杆中部的两个圆柱形天线罩显得格外的惹人眼球,通过天线罩形状和尺寸判断可能使用的是某种全向天线,用于接收中高频段的雷达信号接收机。另外,桅杆底部安装有对数周期天线,通常我们在通讯侦测系统中可以看到此类天线用于短波通讯信号的测向。除此之外桅杆上还有超短波信号侦测天线等等。由此可见815舰对无线电频谱的侦测范围是非常广,从短波HF到超高频的X波段基本覆盖完整。这也是作为一艘电子侦察船所必备的。
由于电子侦察船在各国海军序列中都属于绝对机密的地位,以上的分析只是军事爱好者基于815舰的舰面船电设备做的推测,更为机密的舰内系统设备就更不为人所知。单单从上面所做的船电设备的推测,可以很容易的看出851舰具备完整的飞行目标跟踪能力,完整的舰机通讯中继能力,完整的全频谱电子侦测能力。
后面将对815型电子侦察船851号北极星舰改装后的船电设备变化,以及815/A型853号天狼星舰的船电设备变化做出一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