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宁波海曙281个“红色小屋”暖人心

   2017-11-27 人民网2540
核心提示:“红色小屋”,是这半年来宁波海曙区群众对遍布全区建制村和社区的281个“甬·志愿党员服务驿站”的亲切称呼。固定时间、固定场所、固定人员,力推全区志愿服务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党员带头做公益、带领群众
原标题:甬·志愿党员服务驿站全覆盖海曙281个“红色小屋”暖人心

“红色小屋”,是这半年来宁波海曙区群众对遍布全区建制村和社区的281个“甬·志愿党员服务驿站”的亲切称呼。固定时间、固定场所、固定人员,力推全区志愿服务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党员带头做公益、带领群众做公益,海曙走在全省前列。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甬·志愿党员服务驿站就是要通过党员带头,形成人人参与志愿服务的社会风尚。”海曙区委组织部负责人说,讲奉献、争先锋,党员在志愿服务中践行了宗旨、锤炼了党性、实现了价值、赢得了民心。

“甬·志愿”原本是去年7月海曙区在全市创新推出的志愿服务网络平台,其间设置的志愿活动、微心愿认领、公益众筹等模块,开启了志愿工作新模式。如何从线上走到线下,发挥党员在区域融合中的标兵作用?通过扎实的调研、试点工作,今年6月,海曙区在所有建制村、社区,充分利用便民服务中心、农村文化礼堂落实专门场地设立甬·志愿党员服务驿站,统一标示、统一注册、统一管理,党员志愿服务定人、定点、定时。

“相对城区,农村志愿服务一直是短板,‘红色小屋’门一开,短板补齐了一大半。”古林镇蜃蛟村党支部书记周书芳说,除了做好“五水共治”“拆违攻坚”等“统一动作”,党员志愿者还热衷扶贫帮困、敬老助残、文体辅导、民事调解。“党员志愿者在不在岗、办不办事,阿拉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苍水社区周阿姨说,“红色小屋”天天开门,志愿者轮流值班从未缺岗。

为了让城区与乡村深度互动,海曙区还先后开展了“甬·志愿”大篷车城西行和“爱在优抚”善集公益行活动,在开展具体服务的同时,传递了先进、完善的志愿服务理念。71岁的老党员严婉贞,是白云街道党员志愿服务的“金字招牌”。前不久,严阿姨专程赶往公益结对的横街镇半山村,和党员志愿者交流“同心圆——村社联动项目”的开展情况,将自己十余年的志愿服务经验传授给大家。

为了让1100余支党员志愿团队和281个基层“红色小屋”的工作有规划、有创新,海曙区还先后建立起区级服务联盟和指挥指导中心,加强统筹、规划、协调、监督。“一联盟、双中心、十基地、百站点、千队伍”的全新党员志愿服务体系,确保运转高效、全域覆盖。半年来,服务驿站累计为群众帮难解困3万余次。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1558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