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陕西发现国内最大规模丹霞地质遗迹景观带

   2017-12-09 人民网2270
核心提示:12月8日,记者从省国土资源厅获悉,继去年发现陕南汉中世界级天坑群地质遗迹后,省地质调查院工作人员今年又在陕北及渭北地区发现国内目前已知的规模最大的丹霞地质遗迹景观带。其中陕北丹霞地貌的发现,将突破以

12月8日,记者从省国土资源厅获悉,继去年发现陕南汉中世界级天坑群地质遗迹后,省地质调查院工作人员今年又在陕北及渭北地区发现国内目前已知的规模最大的丹霞地质遗迹景观带。其中陕北丹霞地貌的发现,将突破以往人们对中国丹霞地貌分区、丹霞地貌类型的认识。

此次发现的丹霞地貌景观带南北长约750公里,东西宽约10公里至70公里,主要分布在延安甘泉、志丹、安塞以及榆林靖边、神木、府谷一带,另外在铜川照金、咸阳旬邑、宝鸡陈仓等地也有分布,出露面积达4000余平方公里。整个景观带由北向南呈“S”状分布,形成了黄土高原上一道红色的地质遗迹景观带。

据调查人员勘查,此次发现的丹霞地貌主要发育在9960万年前形成的下白垩统洛河组地层中,以谷系形式成群连片出现,有别于南方丹霞的地貌景观。同时,丹霞地貌形态多样,有天井式峡谷、狭缝式峡谷、巷道式峡谷、宽谷式峡谷以及孤峰、天生桥和石蘑菇等多种独特类型,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其中在延安甘泉、志丹及安塞,调查人员发现丹霞地貌点30余处,分布面积达3600平方公里,以“沟谷型”丹霞地貌为主,尤以安塞王家湾、甘泉雨岔、志丹洛河河谷等15条沟谷最具特色。这些沟谷砂岩层理交错、波浪起伏,形成了黄土高原丹霞地缝群奇观。在安塞化子坪、王家湾,调查人员还发现了国内罕见的天生桥、石蘑菇丹霞地貌。在榆林市毛乌素沙漠东南缘的神木、靖边一带沟谷中,调查人员发现了出露面积达30平方公里的丹霞地貌地质遗迹,砂岩纹理像波浪,似流水,如云朵,展示着塞上丹霞的奇特神韵,堪称中国最美的“波浪谷”。

此前,国际地貌学家协会红层与丹霞地貌工作组主席、中国地理学会红层与丹霞研究工作组主任彭华教授等国内知名专家组成专家组,现场考察后一致认为:陕西丹霞地貌分布广泛,地理位置特殊,形态多样,以“沟谷”型丹霞地貌为特色,是丹霞地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类型;特别是陕北丹霞地貌的发现,突破了以往对中国丹霞地貌分区、丹霞地貌类型、丹霞地貌演化和地学效应的认识,其独特性、科学性、观赏性构成了陕北黄土地貌与丹霞地貌相依共存的天然实验室和博物馆,颠覆了人们对陕北黄土高原固有的印象,对陕北乃至陕西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记者 乔佳妮)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1558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