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搭乱建拆了,门口建起小花园;开墙打洞封了,胡同里有了规范停车位;街坊邻里争当小巷管家,人人参与维护身边环境……自“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开展以来,核心城区围绕背街小巷打响攻坚战,安全隐患消除了,服务设施升级了,城市发展有了新空间,居民的安全感、舒适度大幅提升,获得感越来越多。
拆违整治焕新颜
西打磨厂街里,灰,粉,绿,浅绿,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四块地砖,刻着街区的字号,让人过目难忘。
抬头,杂乱无章的架空线没了,屋脊亮眼;脚下,新铺的路平整宽阔,两边还有花箱、树池。路边,老建筑露出本来样貌,让人心生对历史的敬意。
两年前,西打磨厂街还是另一景象:电力、电信架空线杂乱无章,私搭乱建普遍,广告、店招、空调室外机横七竖八,车辆随意停放,部分历史建筑局部破损或被改建……“游人来了瞧不上,说新农村建设都这么多年了,你们城里怎么还这样儿?”家住西打磨厂214号院、66岁的王培英说。
2015年,东城区启动了西打磨厂街的整治修缮。市政方面,进行了电力、电信、给水、排水、燃气、路面铺装等基础设施和清洁能源升级改造,实现了架空线入地和雨污分流。拆除违法建设,对绿化景观、照明、视觉系统进行设计。碧桃、银杏、白皮松、国槐,胡同里种下树木120多株,栽植草皮和花卉上千平方米,设置石凳和花池座椅……今年,这条舒适的胡同终于又回来了。
西打磨厂是核心城区环境整治提升的缩影。今年4月份起,背街小巷整治在首都核心区2435条胡同展开,拆除违法建设、封堵开墙打洞、拆除违规广告牌匾、亮出城市天际线等行动,核心城区一扫多年来累积的环境乱象。“环境美了,秩序好了,居民的心情更舒畅了。”王培英说。
导则出台立规矩
用钻子小心翼翼敲掉饰面砖,去掉水泥砂浆,露出原始墙面。用原材料制作的砖替换掉破损的砖,再用传统工艺勾缝……清华大学城镇发展研究中心总工程师朱旭,用了四天时间,让东四六条26号院破败的院门露出了本来面目。
这是东四三至八条文保区环境整治的一个片段。和以往不同,这次整治不再追求整齐划一、修旧如新,而是把修缮文物的方法用在了历史建筑上,尊重历史自身的丰富性。
“26号院的门楼是民国时期兴起的西洋门,但随着这些年的整治,原始墙面已经看不见了。”朱旭说,以前的整治喜欢做加法,刷涂料、贴砖,看上去整齐划一,实际上是对不同时期建筑的莫大伤害。
这种错误做法不能再继续了。
今年10月下旬,在总结东西城背街小巷整治经验的基础上,市城管委会同市规划国土委编制出台了《核心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设计管理导则》,从气质、风格、颜色等方面,对背街小巷建筑立面、交通设施、牌匾标识、城市家具、绿化景观等十大类36项元素进行设计规范,指导各区开展环境整治提升和长效管理。
眼下,背街小巷整治已经从核心区扩展到海淀、朝阳、丰台、石景山4个中心城区以及通州区,这些地区的环境整治,也要遵照《导则》实施。
街巷长管家齐上岗
68岁的朱桂椿家住安化楼社区,退休后一直热心参与社区活动,当了5年楼门长。今年,她又有了新头衔——“小巷管家”。
“我们就住在小巷里,违法建设、开墙打洞、堆物堆料、车辆乱停放,这些事儿随时发生我们都能随时发现,保证第一时间就能反映上去。”朱桂椿说。而且,街坊四邻都熟悉,有些事劝导效果更好。朱桂椿还手绘小巷地图,包括小巷全貌、7号楼出租房屋情况、7号楼一层违建情况等,让小巷基本情况更直观。如今,朱桂椿已经成为街巷长的得力助手。
在“百街千巷”环境整治提升专项行动中,东城区龙潭街道改变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街区治理模式,创新机制,招募社区党员、群众任职“小巷管家”,作为街巷长职能的延伸,管好小巷最后一百米。从4月底开始,龙潭街道10条大街、86条小巷陆续有了管家。目前,“小巷管家”已在东城区范围内进行推广,覆盖了全区19个街道或地区的178条主要大街、1005条背街小巷。
每条大街都有街长,每条小巷都有巷长,居民家门口的最后一百米,还有小巷管家。他们联起手来,负责街巷的环境建设管理,谋划街巷胡同维护治理方案,定期巡视街巷,组织参与街巷理事会会议,对街巷胡同存在的问题进行决策、协调并监督整改。
正是有了制度保障,环境治理才能更好地落到实处,越来越多的街巷干净了,安静了,散发出古都应有的静美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