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巡线,大家不怕热,不喊累,这个是优点,不足的是边境观念不强。”说话声带着军人严厉劲儿的,是云南省瑞丽市勐秀乡户瓦村护边队队长张富荣。户瓦村是景颇同胞聚居的寨子,掩映在片片西南桦丛中,隔河就是缅甸,夕阳余晖洒落,边寨静悄悄。
脱贫靠“村官鸡”
“这里不平静哟,跨境走私、毒品贩子都有从户瓦过。”张富荣说,从2003年起,村里就组建了护边队,开展群防群治。集体的事情,出力靠大家,出钱却没着落——村集体穷得叮当响。护边队工作经费迟迟落实不了。
今年3月,户瓦村被纳入云南省财政厅村级“四位一体”建设试点村。“基础设施落后、环境脏乱差、村集体经济弱等在省内农村不同程度地存在,2016年起,云南以建制村为单位,把财政资金集中用于农村人居环境、集体经济、公共服务、基层组织建设的改善和提升上。”省财政厅农村综合改革处处长殷维坚说。户瓦村由此获得财政支持500万元,整合其他资金1640万元开展“四位一体”建设。
出户瓦村村委会,翻过一个小山坡,山路旁竖着一个醒目的“村官鸡”广告牌。广告牌向下,是一座近似天然的养殖场,鸡群在翠绿的山间里吃野菜、野草和虫子。2014年,“村官鸡”与户瓦村170户村民共建了合作社,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2户。2016年出栏14万羽,销售额650余万元,农户增收显著。
“贫困户脱贫靠这只鸡,壮大集体经济也要靠这只鸡。”户瓦村委会主任梅退说,村委会从财政支持资金中拿出100万元入股“村官鸡”,村集体每年可得到6万元固定收益。
“集体有了钱,第一要紧的支出就是护边队。村里要拿出4万元,保证群防群治、边境巡逻、毒品整治等开支。”梅退说。
贫困户不愁还房款
离户瓦村不远,还有个景颇山寨叫勐典村。
和户瓦一样,勐典也是“四位一体”的试点村,硬化过的道路边立着一盏盏高大的太阳能路灯,一座座景颇风格的新房出现在田畴上,每户屋顶上飘扬的国旗成为边境线上最醒目的风景。由财政资金支持的人居环境改造项目让曾在叉叉房、茅草房度日的景颇族群众有了居住新体验。
住进新房,娶上媳妇,勐典村村民麻迈开始了新生活,但盖新房的借款近6万块,怎么个还法?
站在新家门口,麻迈用手指了指对面山坡上一处在建的工地。村里利用财政支持资金,投资300万元兴建一座新的农贸市场,总面积约1200平方米,周边还配套建设停车场、餐饮街。
“我们用省里的资金建设农贸市场,形成集体资产,再加上其他租金、费用,项目每年投资收益可达7%。”驻村工作队队长杨钦志说,“像麻迈这样的贫困户,村里免收租金,还组织他们加入村里的养牛合作社。”
“到期还上钱,没问题。”麻迈回答得相当有底气。
支部有了支部的样子
瑞丽是个很特别的地方,东西南三面与缅甸为邻,是名副其实的“国门”。
姐勒村集体账上空空如也。“手上没把米,鸡都不跟你。村委会说话无人听,办事没人跟,19个党员,也是人齐心不齐。”村支书赵兴福说。
和户瓦、勐典一样,壮大集体经济是村里的头等大事。姐勒地热丰富,村里拿出财政支持资金400万元,与当地民营企业合股打造温泉养生项目,村民可承担物业、保洁等工作,每年集体经济增收约20万元。
集体经济好转,村里乘势而为,从财政支持资金中拨出10万元,夯实基层党建。沉寂已久的村党支部活跃起来,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员们进村入户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党建宣传栏立起来,“三会一课”开起来,党费日固定下来。“这才像个党支部的样子。”村里的老党员说。
户瓦、勐典的投入力度也不小,瑞丽市要求试点村把基层党建融入“四位一体”项目建设中,户瓦村的“红旗飘飘工程”覆盖全村362户居民和商铺,加强和整合农村“大喇叭”,传递党的声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勐典村着力建设为民服务中心,打通联系、服务基层群众“最后一公里”。
《 人民日报 》( 2017年12月17日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