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电力行业的企业设定了排放限额,迈出了启动其推迟已久的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的第一步。
中国为电力行业的企业设定了排放限额,迈出了启动其推迟已久的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的第一步。
这个外界期待已久的体系被反复推迟,预计它会成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
环保主义者对中国碳市场计划表示欢迎,认为这是中国朝着更可持续的未来迈进的迹象。中国经常因环境方面的违规而受到批评。
能源基金会(美国)北京办事处(Energy Foundation China)低碳转型项目主任刘爽表示:“设定排放水平和排放额度是对企业发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信号,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中国碳市场的出现具有巨大的影响。”
自从两年前宣布建立全国性交易体系的计划以来,中国在努力从零开始创建碳市场的过程中经历了无数次推迟。
最大的困难是建立一个全面的数据收集系统。基础的工业排放水平数据至关重要,因为它们能让政策制定者设定目标水平并相应地分配碳额度。如果企业的排放超过了配额,就能够在市场上购买更多的额度,如果它们的排放量较少,就会向其他企业出售额度。
环保人士警告称,尽管政府于周二迈出了第一步,为电力行业分配了排放额度,但这个市场运作起来还需要一段时间。
最高政策制定机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没有透露真正的碳额度交易何时开始。
一旦收到额度,电力公司将首先通过模拟交易的方式来测试这个系统,这意味着它们在交易中不需要真正付钱。排放限额将于2019年或2020开始正式实施。
美国非营利环保组织Resources for the Future的碳交易专家、研究员杰里米•施赖菲尔斯(Jeremy Schreifels)表示,和分配额度同样重要的将是建立一个监测、报告和核查系统以强制企业遵守额度。
施赖菲尔斯说:“如果你看一下加利福尼亚或欧盟,他们的碳排放交易机制明确指出了将会实施哪些法规,但这些法规几年来一直没有实施。”
他补充称:“中国碳排放交易机制看起来会要求企业立刻合规。没有太多的时间让行业做出改变,这也意味着减排要求最初不能过于激进。”
与此同时,目前的中国碳排放交易体系较最初设想的规模大大缩减,从本来要覆盖8个重工业行业,变成了仅包括发电行业,该行业由几家中国国有大型企业主宰,拥有相对完整的排放数据。本来可能推出的碳税一直未能实现。
今年11月,中国放弃了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的第一阶段开展碳期货交易的想法,此举可能会在一开始收紧碳市场的流动性,导致碳排放价格停滞不前。
曾帮助建立中国7个碳排放交易试点中的首个试点的保拉•迪佩尔纳(Paula DiPerna)表示:“如果你们像中国这样没有交易大宗商品的历史,碳排放或许不是合适的起点。它过于复杂。”
无论如何,中国电力行业实行碳排放限额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该行业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高达33亿吨,监管该行业的碳排放交易机制的规模将是欧盟碳市场的1.7倍左右。
根据北京非营利环保组织中国碳论坛(China Carbon Forum)进行的一项年度调查,尽管更多中国企业已采取措施建立内部碳排放监测程序,但近一半的企业预测,中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在2021年至2025年才会全面运行。
“协调体系、每个地区设立碳排放配额、建立一个可靠的碳排放核查体系:这些都很难达成共识,”中国碳论坛的研究经理休•斯莱特(Huw Slater)表示,“多数人预测要做到这些尚需时日。”
译者/何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