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北京市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市纪委常委、新闻发言人陈名杰,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新闻发言人李世新介绍北京市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陈名杰介绍,今年1至11月,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信访举报42829件次,同比上升31.2%;立案2816件,增长5.5%;结案2685件,增长25.4%;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465人,增长22.8%。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运用“四种形态”处理10186人次,同比增长55%。全市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576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56人,组织处理等其他方式处理60人,通报曝光典型案例183起315人。深入开展“为官不为”“为官乱为”问题专项治理及“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加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查处力度。
彻底肃清吕锡文案件恶劣影响
本市认真落实“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严明政治纪律,坚决拥护、积极配合中央查处吕锡文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对本市相关涉案人员进行全面审查,彻底肃清吕锡文案件恶劣影响。
督促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落实,召开全市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通报经中央批准对北京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管委会党委进行改组的决定,充分表明市委坚决维护党的纪律、坚决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坚定决心,起到了显著震慑效果。
中央巡视组移交问题线索全部处置完毕
坚定不移深化政治巡视,把巡视焦点对准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着力发现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突出问题。把中央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作为严肃的政治任务,对中央巡视组移交的366件问题线索,建立专门督察督办机制并全部处置完毕。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巡视巡察工作的决策部署,研究制定巡视全覆盖五年规划和关于区委巡察工作意见,构建巡视巡察上下联动工作格局,推动各区成立巡察机构,建立巡察制度,巡察基层党组织152个。强化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开展巡视组工作和巡视整改情况“双测评”,提高巡视发现问题质量。
圆满完成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任务
本市圆满完成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任务,经过准备成立、转隶组建、融合磨合三个阶段,积极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实现巡视巡察、派驻监督和国家监察三个全覆盖。改革试点方案确定的12项调查措施全部试用,反腐败工作效率全面提升,问题线索处置能力不断提高。
仅今年1至11月就追回在逃人员32名,是去年的2倍;追回“百名红通人员”1名,缉捕、劝返“红通人员”3名。
对政治上不合格的干部一票否决
全市组织部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落实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努力锻造一支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相适应、与首都地位相匹配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今后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将进一步突出政治标准,落实“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从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上把好关,对政治上不合格的一票否决,培养选拔忠诚于党、担当干事、作风扎实的干部。
建立“查询系统”实现组织与纪检部门信息共享
市委组织部会同市纪委建设领导干部廉政档案信息库和干部监督信息综合查询系统,实现组织部门与纪检监察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共享,为干部管理监督提供信息参考,进一步形成监督工作合力,推动构建“立体监督”工作格局。
2018年在全市推行党支部规范化建设
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最基层延伸,着力解决党支部“干什么”“什么时候干”“怎么干”“干成什么样”的问题,本市目前已初步探索构建了“B+T+X”内容体系,形成了“一规一表一册一网”的“四个一”支撑载体,切实提高党支部建设的规范化水平。今年9月以来,该项工作已经选择了全市2.4万个基层党支部进行试点。在对试点工作进行总结完善的基础上,2018年将在全市推行。
构建“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
近期,市委组织部正在研究制定《关于党建引领街乡管理体制创新 实现“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行动计划》,强化属地的统筹协调功能,改革创新街乡管理体制,搭设执法部门到街道乡镇开展综合执法的工作平台,搭设驻区单位和在职党员参与街道乡镇基层治理的平台,将各类城市管理力量和驻区单位资源在街乡综合下沉、力量聚合,实现权力下放、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办好群众家门口的事,让人民群众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全球逾千名高端人才应聘政府特聘岗位
日前,本市启动了第三批面向海外高层次人才设立政府特聘岗位工作,主要涉及金融管理、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生物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历史文化、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共17个岗位。政府特聘岗位作为人才项目,不对应行政级别和专业技术职务,经批准可直接入选“北京海外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享受相应的生活待遇及事业支持。目前,依托国际猎头机构共收到全球超过1300份高端人才应聘简历,下一步将通过遴选确定最终人选。
加快推动京津冀三地人才一体化发展
今年6月,北京、天津、河北共同编制了《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规划(2017-2030年)》,加快推动三地人才一体化发展。规划出台实施以来,三地组织部门通力合作,积极推进,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联合搭建三地专家交流平台,组织了高层次人才的国情研修班、人才工作者的专门的培训班。特别是在通州、武清、廊坊搞了“通武廊”人才试验区,通过试验区积累经验,摸索做法,在三地的人才资质互认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有了制度的安排。下一步,三地组织部门将围绕规划实施推进相关工作,通过人才一体化发展,服务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