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弘扬传统文化 文化遗产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达成“天津共识”

   2018-01-05 人民网2090
核心提示:  1月4日至5日,“首届全国文化遗产教育展示论坛暨‘文化遗产课堂
原标题:弘扬传统文化 文化遗产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达成“天津共识”

1月4日至5日,“首届全国文化遗产教育展示论坛暨‘文化遗产课堂'实践两周年研讨会”在天津召开。来自全国文博考古与教育界的近300名代表共聚一堂,就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的要求,围绕“将文化遗产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论题进行集中课程展示和深入交流研讨。

丁字沽小学文化遗产课堂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站在伟大历史新时代的新起点,与会人员通过“文化遗产课堂”在京津冀学校两年多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深化交流和研讨,并观摩了红桥区丁字沽小学和天津市第三中学的全国文化遗产教育课堂教学展示和文遗课培训。

学生接受文化遗产教育

丁字沽小学充分利用自身的文化资源,开发文化遗产课堂,开展文化遗产教育,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新性发展,进一步推进学校内涵发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修养,是学生多一些书卷之气和儒雅之气,改善学生的思想品质,让学生在充满快乐的情境中感悟生活的真谛。

论坛期间,与会代表倡议将文化遗产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应从基础教育抓起,结合美育与德育,搞好顶层设计,并注重与其他国家课程的关联性,最终以学校为单位,以地区为试点,积极推动文化遗产国家课程体系的建立。

文化遗产课程体系真正走进学校,还应逐步落实“三有”,即有课程、有教材、有教师。在此基础上,从体验入手,寓教于乐,循序渐进,让文化遗产融入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格形成及发展发挥启蒙、引领和推进作用。(记者 赵颖妍)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1558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