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江苏多部门联手"寒冬送温暖"行动救助4500人次

   2018-01-07 人民网1610
核心提示:  5日晚,大雪未化,室外温度降至零下。省民政厅、南京市社会救助站、公安、街道等部门联合行动,走上街头救助流浪露宿人员。他们冒着严寒,熬夜查车站、进桥洞、巡地下通道……生怕漏掉一个人,担心漫漫寒夜吞噬
原标题:多部门联手推“寒冬送温暖”行动救助4500人次 寒夜里,他们“扫街”救助流浪者

5日晚,大雪未化,室外温度降至零下。省民政厅、南京市社会救助站、公安、街道等部门联合行动,走上街头救助流浪露宿人员。他们冒着严寒,熬夜查车站、进桥洞、巡地下通道……生怕漏掉一个人,担心漫漫寒夜吞噬这些夜宿户外的人们。

南京市救助站站长戴阿根说,一下大雪,他们就全员出动,“扫街”劝助。按照我国的法律法规,成年人救助,实行自愿原则。救助站条件再好,还是有很多人不愿来投宿。400多张床位,当天这么冷,也就19个人选择投宿。无奈之下,救助站只好从“院内救助”转向“主动出击”。

在南京火车站候车大厅,有六七人在打地铺。经过十多分钟劝导,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太还是拒绝回救助站。救助队员只好给她加盖一床被子。

赵建忠是老“扫街”救助队员,经验丰富。“‘扫街’时,除了路面上看得到的地方,还要巡查桥洞、城墙根儿这些隐蔽的地方。一般夜间巡查,从火车站、珠江路、广州路、各大医院门口、各地铁站口、安德门一路过来,算是一个回合。这样‘扫街’,每天要搞三回。”这个天睡桥洞很危险,只要看到有人,赵建忠都会耐心地劝:“有车送你去,明早你要是想回来,给你车费……好说歹说,今天上午劝了一位回站里。”

去年南京市救助站救助过8000多人次。每一个滞留在异乡的人,背后大概都有令人唏嘘的无奈和故事。但好在,还有救助站这样的地方,能让他们短暂歇脚,片刻喘息,期待着重新出发。

“扫街”后,记者又跟随救助队员来到位于栖霞区尧化门的南京市社会救助站。这里男女分宿,单人单床,未成年人有专门保护中心,洗澡、理发、电视、空调一应俱全,有病还能送医。

就在记者采访时,江宁区救助站送来一家三口。小女孩仅5岁,女孩爸爸在江宁一家工厂打工,工资没拿到,房租到期,再也没钱支付,眼看就要露宿街头。一家人决定求助,救助站特别为他们开启了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的房间,如有需要还会为他们购买回老家吉林的火车票。

正在现场督察“寒冬送温暖”的省民政厅厅长侯学元说,当前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特别要加大街面巡查力度,对街面、车站、桥梁涵洞等重点部位提高夜间巡查频率,劝导、引导街头生活无着人员接受救助,做到“发现一个、救助一个”,争取“不漏掉一个人,不漏掉一个角落”。

去年11月14日至今年3月15日,是全省范围内的“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时间。全省各设区市成立专项领导小组,由民政部门会同公安、城管、卫生、气象等部门和各街道参与,明确包干责任。截至目前,此次“寒冬送温暖”行动已累计救助约4500人次,发放御寒物资约5500件。(唐 悦)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1558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