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武威亥母寺遗址出土250余片西夏文献

   2018-01-16 人民网890
核心提示:武威亥母寺遗址是西夏时期创凿的藏传密教静修之地,也是我国现存较早的藏传佛教遗址。据亥母寺遗址考古队领队赵雪野介绍,亥母寺遗址出土文献以西夏文文献为大宗,兼有汉文和藏文文献。
原标题:武威亥母寺遗址出土250余片西夏文献

记者近日从省文物考古所获悉,武威亥母寺遗址两年来共发掘250余片西夏文献,这是继黑水城、西夏陵、拜寺沟方塔、山嘴沟石窟、敦煌莫高窟等地发现西夏文文献后,出土数量最多、最集中的一次,极大地丰富了西夏学研究的文献资料。

武威亥母寺遗址是西夏时期创凿的藏传密教静修之地,也是我国现存较早的藏传佛教遗址。遗址由4个洞窟及窟前建筑遗存组成,面积9800平方米。近两年,省文物考古所清理发掘洞窟两座(01、03窟),清理各类遗迹25处。出土遗物以文献、佛教遗物、生活用品及建筑构件四大类为主,兼有少量兵器、碑刻、钱币等物。

据亥母寺遗址考古队领队赵雪野介绍,亥母寺遗址出土文献以西夏文文献为大宗,兼有汉文和藏文文献。其中,以西夏文文献的发现最为重要,有木质和纸质两类。木质文献只发现一件西夏文木牍。纸质文献250余片,分印本和写本两类,字体也有楷体和草书两种形式,内容则以佛经为主,另有天盛年纪年残片、辞书《音同》残片、军抄条律残片、习字纸残片等社会文书和世俗文献。这些文献不仅为西夏的语言文字、社会历史、宗教仪轨、装帧印刷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实物基础,也促进了西夏学学科体系的健全和发展。

此外,亥母寺出土佛教遗物主要为“擦擦”,即模制的泥佛或泥塔,共发现7万余枚。另有唐卡、经幡、小型佛造像、佛造像泥范、佛手、佛足及佛画像残片等物。这对研究西夏以来武威地区的佛教仪轨、佛教艺术等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是历史上武威地区佛教兴盛并延续不断的实物证据。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1558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