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两会声音】王建涛!数字互联网时代 图书馆同样要转型

   2018-01-22 人民网980
核心提示:人民网合肥1月22日电(汪瑞华苗子建)“面向数字环境下的公共文化传播和使用方式,图书馆要进行转型,不能再死守着阵地死守着图书,等着读者上门。”1月21日,安徽省政协委员、安徽省图书馆副馆长王建涛在谈及

人民网合肥1月22日电(汪瑞华 苗子建)“面向数字环境下的公共文化传播和使用方式,图书馆要进行转型,不能再死守着阵地死守着图书,等着读者上门。”1月21日,安徽省政协委员、安徽省图书馆副馆长王建涛在谈及公共文化服务时说。

近年来,安徽省公共文化服务取得了长足发展,不仅建立起了覆盖全省的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在此基础上,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和均等化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数字化阅读习惯的养成,社会公众对公共文化需求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就拿读书来说,读者不再仅仅以获取纸质图书为主要手段,取而代之的是电子书。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在固守传统的服务方式和理念,显然不合适。”王建涛感慨道。

党的十八大就提出了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任务和目标,即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和均等化。

王建涛建议,要始终把这一任务目标作为重点,特别是对残疾人士、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和老年人等重点群体,要给予公共文化服务的倾斜。因为只有他们享受到了公共文化服务,整个社会获取文化的底线才能保得住,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才能得以实现。

基于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安徽省着力打造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和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为的就是惠及更多民众,让大家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能享受到数字文化服务。

借阅量,一直是图书馆历来关注的一个数据。

“客观地说,从2015年开始,安徽省图书馆纸本图书借阅量呈缓慢下降态势,这是不容回避的事实。”面对借阅量的下滑,王建涛毫不隐瞒,2015年的图书借阅量接近200万册次,到2017年,借阅量下降到150多万册次,到馆的人次也呈现同步趋势。

不仅如此,作为安徽省图书馆,因自身资源有限,每年用于分馆和服务点的图书数量和资源也显得后程乏力。

但安徽省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借阅量在逐年上升,分馆和服务点的借阅量也逐年攀升。仅2017年安徽省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借阅量就达到了50万册次,这其中还不包括电子期刊的下载数据。

王建涛认为,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终端用户和基层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还是相对匮乏。他建议,要加紧图书馆服务形式和理念的转型,同时要面向全省读者,开展讲座、展览等优秀的文化传播互动,把公共文化服务送到最基层。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1558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