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写种田日记 精心抚育传统“黎米”

   2018-01-25 人民网940
核心提示:1月22日,在黎川县荷源乡稠源村,42岁的谢安发正翻看这两年的种田记录。两本日记满满地记载着流转的1000余亩有机稻田从撒种到收获的每个环节,这被乡亲们称为“种田日记”。为1000余亩稻田,谢安发倾尽

1月22日,在黎川县荷源乡稠源村,42岁的谢安发正翻看这两年的种田记录。两本日记满满地记载着流转的1000余亩有机稻田从撒种到收获的每个环节,这被乡亲们称为“种田日记”。

为1000余亩稻田,谢安发倾尽了全部心血。在日常耕作中,渐渐养成写种田日记的习惯。“白天观测稻田里的水温、湿度、土壤重金属含量等,晚上就记下一日劳作情况,留作参考依据。”

22日,记者见到谢安发时,他正对比日记中2016年与2017年的同期情况。他说,2017年上半年,雨量比2016年同期多50毫米,加上光照不足,因此要推迟2017年稻种浸种。

据了解,谢安发所种的并非常规杂交水稻,而是用最传统方式种植的黎川传统品种“黎米”。

2014年,怀揣种植“有机稻”梦想的谢安发得知,黎川五圆科农公司试种有机水稻黎川传统稻品种“黎米”,就多次实地考察,学习技术,准备种植。恰逢该公司需寻找适合种植有机水稻的农田。经介绍,谢安发与该公司董事长龚国胜一拍即合,由谢安发用传统方式种植“黎米”,该公司提供稻种、有机肥料,负责申请有机认证,并回收全部稻谷。

2016年,双方合作经营的稻田获“有机产品认证证书”。2017年,“黎米”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更让谢安发高兴的是,农业部向“黎米”颁发了“农产品地理标志”,这在黎川县还是头一回。

田里还装上智能监控仪连接省农业厅智慧农业云平台,可随时用手机查看稻田情况。此外,每块农田都有编号,每袋稻谷都能找到源头,消费者可通过溯源系统查看相关信息。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2017年,‘黎米’获中国绿博会金奖,在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广东)展销会同样拿下金奖,加上绿色食品和有机认证两块金字招牌,我种的有机‘黎米’已走进大城市。”谢安发介绍,经过五圆科农公司努力,“黎米”进入上海、深圳市场,每公斤售价超过32元,利润比常规水稻高许多。

谢安发说,将继续写好种田日记,科学种植,通过与往年的对比,探索出“黎米”有机稻更好的种植时机、方法、程序,并降低生产成本。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1558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