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江苏 » 正文

全球报道:江苏!让新“四千四万”精神成为核心竞争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1-29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实体经济浓墨重彩,成为今年我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头戏”。省人大代表、姜堰区委书记、区长李文飙介绍,适应时代的“千变万化”,姜堰重点发展新能源、先进制造业两大主导产业以及大健
原标题:代表委员热议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让新“四千四万”精神成江苏核心竞争力

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实体经济浓墨重彩,成为今年我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头戏”。

如何传承发扬新“四千四万”精神,进一步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代表委员们积极建言,共商良策。

为传统产业插上智造“翅膀”

制造业是江苏的家底,站在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万亿元的新起点上,传统制造业如何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省人大代表、徐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民说,为支撑有质有量进入世界行业前五前三,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不动摇,确保研发投入占主营收入比重4.5%以上强投入,全面提升徐州、德国、巴西、美国四大研发中心,大步走向“一带一路”国家及全球高端市场,用3年实现国际化收入占比提升到50%战略目标。

“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在眉睫。”省政协委员、无锡市政协副主席高慧说,我省纺织业面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挤压。她建议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加大研发技术投入,提高我省在高端纤维技术应用领域的竞争能力;注重产品质量与品牌建设,大力发展家纺、产业用纺织品及高科技功能性纺织品。

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智造转变,就是在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后,要着力解决“好不好”的问题。省人大代表、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恩说,实体经济发展依托“三个力”:活力、实力、竞争力。建议对传统产业给予科研资金、科研技术的支持与倾斜,用智能制造为“江苏制造”插上“翅膀”,推动传统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为什么3元、5元一斤的大米卖不掉,而30元、50元一斤的大米却一销而空?其实蛋糕还是那个蛋糕,裱花变好看了,附加值就大大提高。”省政协委员、致公党专职副主委米其智提供另一个视角——传统制造业的发展思路首先要变。制造企业应及时跟踪社会发展趋势,树立品牌意识,走个性化、差异化发展道路。

推动江苏智造跻身世界一流

着力提升创新力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未来5年,“打造一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企业集群”。

省人大代表、建湖县县长薛盛堂说,建湖不沿江不靠海,人均耕地面积盐城最少,必须探索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建湖打造高质量发展产业群,去年新增工业机器人、机器臂2200多台(套),规模以上企业智能化设备、互联网化改造覆盖率达60%。

省工商联在集体提案指出我省新兴产业短板:新兴主导产业发展不够,集聚力不强,人才结构、资本投入结构与产业规划不相适应,各市产业规划同质化、主导产业过于分散。建议各市确定符合自身特色的产业规划,打造具有鲜明产业特征的产业园区,发挥园区带动产业集聚能力。

省政协委员、常州市副市长许峥说,常州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和装备等重点新兴产业,取得不少成果,但从省级层面来看,存在知识储备不足、统筹规划欠缺、研发力量薄弱、扶持力度不够等问题。她建议,结合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全省统筹规划、合理部署,在相关板块设置集聚区域,并在规划、国土等方面给予配合。大力实施制造业强基计划,加强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等技术攻关,推动江苏智能制造跻身世界一流。

新“四千四万”精神迸发新动力

新时代赋予江苏“四千四万”精神全新内涵——积极适应时代的“千变万化”、主动经受创新的“千锤百炼”、在发展的前沿展现“千姿万态”、在新的征程上奔腾“千军万马”。代表、委员纷纷表示,江苏要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全国前列,核心竞争力不仅在于产业基础和创新优势,更在于新“四千四万”精神感召下迸发的强大前进动力。

“我们企业正是经受创新的‘千锤百炼’,才实现全程使用清洁原料,对‘三废’全部进行有效利用。” 省人大代表、连云港丰益高分子材料研发主任苏永胜说,他们主动对接上海、天津的高校和展会,集聚高端创新要素,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形成核心竞争力。

省人大代表、姜堰区委书记、区长李文飙介绍,适应时代的“千变万化”,姜堰重点发展新能源、先进制造业两大主导产业以及大健康、大数据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姜堰将全面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推行“产业+科技+资本”的招商模式、“行业+部门+载体”的招商机制,让党员干部在发展一线展现“千姿万态”。

高质量发展,动力在科技、关键看人才。我省人才资源总量超过1000万人,但“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仍存在,要注重把顶尖人才引进来,引领高质量发展;基础人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各省市对优质基础人才争夺战进入“白热化”阶段,要出台针对性政策把基础人才留下来;要改革人才评价机制,让各类优秀人才施展才能。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