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良好的鄱阳湖湿地是具有全球意义的候鸟越冬地,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只候鸟前来越冬,因此,摸清候鸟迁徙规律对沿线候鸟保护意义重大。上周,通过卫星跟踪器定位记录,我省首次实现小天鹅迁徙路线全程跟踪,绘制出小天鹅个体的迁徙路线及其在繁殖地、越冬地和迁徙停歇地的空间分布图。
2015年1月,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局联合江西师范大学相关课题组,对鄱阳湖区越冬小天鹅进行卫星定位跟踪研究,至今已跟踪了22只小天鹅个体。其中,跟踪18号个体667天,获得15570个定位记录,记录了该个体从鄱阳湖到西伯利亚的两次完整迁徙路线。
江西师范大学课题组负责人李言阔副教授向记者介绍,在我国分布的小天鹅为bewickii亚种,在俄罗斯东部繁殖,经蒙古国、中国北方地区到达朝鲜半岛、日本和我国长江流域、广东省和台湾地区越冬,其全球种群数量约为30万只。长江中下游是小天鹅的重要越冬地,越冬种群数量曾达92000只,主要分布在我省鄱阳湖、湖南洞庭湖、安徽升金湖和上海崇明东滩。其中,鄱阳湖是小天鹅东亚迁徙种群数量最多的越冬地。
据介绍,每年的5-8月份是小天鹅的繁殖期,而西伯利亚苔原带是小天鹅的主要繁殖地,此外,我国内蒙古也是其重要的繁殖地。事实上,在2003-2015年的冬季,李言阔和他的团队在整个鄱阳湖区90多个子湖泊进行了小天鹅越冬种群同步调查,即在同一日期,定点、同步对湖区小天鹅进行种群统计。其中2013年监测到越冬小天鹅115710只,是监测期间种群数量的最大值;2004年监测到27016只,是其种群数量的最小值。
李言阔说,通过对小天鹅迁徙空间分布图的分析,可以发现,小天鹅的迁徙停歇地分布较多较广,但主要集中在黄河三角洲地区。
“对小天鹅的迁徙进行全程跟踪,有利于把握其迁徙生态规律,从而为迁徙路线沿线的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意义十分重大。”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局的涂晓斌说。
除了对小天鹅进行卫星定位跟踪研究,李言阔在去年1月起,对鸿雁进行了类似研究,计划4年完成。对于未来的研究计划,李言阔有3个想法,其一是对猛禽的迁徙进行研究,其二是研究遂川鸟道的候鸟迁徙规律,还有就是对鄱阳湖区其他的越冬候鸟进行研究。 (记者徐黎明 实习生陈思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