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解决"等靠要" 山东大措施补齐扶贫"精神短板"

   2018-02-10 人民网3390
核心提示:  2月9日,在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出,在基层采访时发现有些贫困户既没有想法,也没有办法,“等靠要”思想严重。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协调组组长段培奎说,在补齐“精神短板”

2月9日,在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出,在基层采访时发现有些贫困户既没有想法,也没有办法,“等靠要”思想严重。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协调组组长段培奎说,在补齐“精神短板”方面,山东主抓六大方面,解决“不想干”、“不会干”、“无门路”等问题。

段培奎说,从脱贫攻坚战一开始,山东省就高度重视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把精神扶贫贯穿进脱贫攻坚全过程,既扶志气、志向,又扶智力、智慧,着力开发贫困群众的思想和劳动技能,千方百计让他们心里热起来、脑子转起来、身子动起来。

在这方面,山东有“六抓”:一是抓思想转变,解决“不想干”的问题。用沂蒙精神提振精气神,用身边人身边事示范带动,用先进的扶贫故事激励感化,引导贫困群众不服输、不苦熬,树立脱贫的信心和斗志。

二是抓技能培训,解决“不会干”的问题。根据贫困户技能需求、发展意愿等,组织开展了免费技能培训,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由“不会干”到“学着干”。去年,全省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5061期,免费培训贫困人口1.8万人。

三是抓产业就业,解决“无门路”的问题。对能干活的纳入项目,愿就业的提供岗位,有创业能力的提供资金。去年,全省实施特色“种养加”和旅游、电商、光伏扶贫项目6381个,带动贫困户48.9万个。省内外转移就业贫困劳动力10.1万人,开发护林员、保洁员、安全员等公益岗位6.59万个,通过设立互助养老、托幼、照料、助残等“村级扶贫专岗”安置贫困人口就业7428人。全省建成厂房式、居家式、合作社式扶贫车间6126处,吸纳12.6万名以老年人和留守妇女为主体的贫困人口就业。累计发放小额扶贫贷款115.82亿元,惠及贫困群众23.85万人。

四是抓孝善养老,解决“尽责任”的问题。实施“孝诚爱仁”四德工程,开展好家庭、好媳妇、好儿女等评选活动,倡树孝亲敬老家风,鼓励设立孝亲敬老基金,引导子女自觉履行赡养义务等。

五是抓移风易俗,解决“穷大方”的问题。全省成立红白理事会8.6万个,建立“喜丧大院”“村民礼堂”等红白事办理场所5756个,举办新农村新生活培训班6.4万次。

六是抓基层组织,解决“有依靠”的问题。通过村级组织带、驻村干部帮、扶贫理事会促、扶贫联络员联,强化基层组织,密切与贫困群众的联系。目前已经建立各类扶贫理事会10232个,会员62051个,其中贫困户代表19045名。(姜洋)(完)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1558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