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龙头带动 增收不愁

   2018-02-11 人民网1220
核心提示:“去年家里有一半的水田都种了糯谷,有了酒厂和合作社,再也不用担心销路问题了。”江西省寻乌县丹溪乡岑峰村贫困户赖接华说。丹溪乡地处寻乌县最南端,生态好,土地肥沃。但过去,受交通、市场等因素影响,好东西卖

“去年家里有一半的水田都种了糯谷,有了酒厂和合作社,再也不用担心销路问题了。”江西省寻乌县丹溪乡岑峰村贫困户赖接华说。

丹溪乡地处寻乌县最南端,生态好,土地肥沃。但过去,受交通、市场等因素影响,好东西卖不出去。

丹溪乡采用“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引导当地企业与贫困户建立联结机制,提升贫困户发展能力,帮助村民持续增收致富。

岑峰酒厂是当地能人赖炳峰返乡创办的企业,生产的糯米白酒深受消费者喜爱。2014年开始,县里着力扶持,酒厂日生产能力提升到2000公斤。企业有了更强实力,赖炳峰带领贫困户种植优质糯米,雇用贫困人员到厂里务工,还建立起红薯种植基地。

乡里因势利导,组织贫困户成立高山糯专业合作社,并与公司签订协议,统一收购。

赖接华把2.5亩土地流转给公司,按糯谷每亩亩产900斤,高于市场价25%的保底价收购,每亩可增收500余元,加上合作社年底的分红,赖接华去年顺利脱贫。

岑峰村贫困户梅七妹,试种了几分地的“洋红薯”,结果却收获了意外惊喜。“产量比本地的红薯高出了近2/3,个头也很匀称,做出来的红薯干不仅颜色好,而且更甜更糯。”这几年,梅七妹将家里的5亩地全部种上红薯,仅红薯干的收入每年就有近万元。加上在岑峰酒厂务工,每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她家的年收入3万余元,家里的生活宽裕了许多。

和梅七妹一样,村里还有57户贫困户在岑峰酒业的生产、物流等部门工作,月均工资2000元以上。公司建立的红薯基地发展到1100余亩,涉及农户323户,其中贫困户72户,户均年收入增加6000元以上。

《 人民日报 》( 2018年02月11日 10 版)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1558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