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非遗文化重登舞台

   2018-02-19 人民网2280
核心提示:2月17日,在贵溪市金屯镇南畈村样家岭村小组,鹰潭市级非遗项目罗汉灯时隔数年再次登上了村民舞台,吸引了十里八村赶来看热闹的村民。连日来,这支由金屯镇大塘村村民组成的罗汉灯表演队活跃在当地各村各组,为村

2月17日,在贵溪市金屯镇南畈村样家岭村小组,鹰潭市级非遗项目罗汉灯时隔数年再次登上了村民舞台,吸引了十里八村赶来看热闹的村民。连日来,这支由金屯镇大塘村村民组成的罗汉灯表演队活跃在当地各村各组,为村民们送上了春节期间的一道文化大餐。

据大塘村党支部书记肖月庆介绍,罗汉灯是当地农民自娱自乐的一种民俗文化活动,由近30名村民参与表演,具有较强的乡村文化和生活气息。大塘村下肖村小组已有近百年的罗汉灯表演历史,上世纪80年代,由于村民大部分外出务工,村里组队困难,罗汉灯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

2011年,贵溪市对全市乡村文化进行梳理,村民又想起了这个传统民俗,并开始重新组建表演团队。饰演“罗汉头”的肖建龙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练习罗汉灯表演的。“为了不让这个农村传统文化失传,村里老一辈人手把手、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教,几年下来培养了一批‘台柱子’。随着农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村民们参与表演的热情越来越高。” 肖建龙告诉记者,春节前,村里开始组织排练时,一下就有十多名村民加入了表演队。在县城从事装修行业的肖炳武听说村里要组建表演队伍,放下手中的活计,第一时间带着8岁的儿子回来报名。他说:“参加罗汉灯表演既能锻炼儿子的体魄和胆识,又能传承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加深对本土文化内涵的理解。”(记者 钟海华)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1558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